41年年末,男主被調回延北,參加會議,順便到抗大學習。
曆史不能改變,東北的未來還是要交給101,要不然隻能完結了。
從這點上來說,男主隻能離開冀熱遼,再去找一個新地方發展。
這可不是被摘桃子,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曆史上很多戰將也是這個時候被調回延北,一直等到抗戰結束才出來。
不過,因為男主的光環效應,不會到抗戰結束,太久了。
本來想著,趁皖南新四軍改編,男主參加新四軍。
但是發現缺少了切入點,不太合適。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獨立作戰,打一個自已的地盤出來。
然後跟冀熱遼一樣,把部隊送到新四軍去。
各位讀友千萬彆誤會,男主送兵,可不是傻。
發展的再好,也形成不了自已的山頭,必須跟著山頭走。
男主出身紅18團,贛南的嫡係。
在川南,又跟二方麵軍一起作戰,挽救了紅18師。
進入川北,加入四方麵軍,幫助西路軍走出困境,已經有了關聯。
四方麵軍總指揮拿他是當嫡係用的,給了很多的支持。
再加上到了冀熱遼,給冀中、冀魯邊送兵送武器。
晉察冀的司令員、山東的老主任,兩位首長肯定看重他。
未來東北的老底子,抗聯、冀熱遼也都是男主發展的部隊,足夠了。
到了延北,男主還要跟二方麵軍的聯防司令做一段時間的參謀長,加上前麵的人情,也算自已人了。
接下來,南下,曆史上的南下縱隊比較合適,計劃從這個角度出發。
湘鄂皖贛地區,算是老區,拉隊伍也快,跟新四軍五師、江南縱隊能聯係上。
幫助新四軍7師發展,給中原軍區突圍打開缺口,就跟新四軍聯係在了一起。
最後,組建三個縱隊,歸入二野部隊,又多了一層保障。
打完淮海,渡江拿下江西,橫掃江浙。
解放戰爭,不會花費重點筆墨,這裡有個紅線,不好踩。
至於,組建哪個兵團,很多讀友非常關心,可能傾向於6兵團。
當時6兵團番號就是留給5師老部隊,因為各種原因,成了武漢軍區。
本書中,中原軍區肯定不會受到這麼大的損失。
但是,按照延北的指示,中原軍區部隊大部西撤,到了陝南。
按照曆史進程,他們有一部分應該會加入西北一野。
剩下的部隊正好跟湘鄂皖贛三個縱隊整編在一起,加入二野,成為6兵團。
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解放戰爭的篇幅不會很多,更多隻是略述。
但是大戰役,肯定會參加一個,淮海、渡江,肯定是主角之一。
後麵的重點會在抗美援朝上,但由於職位變更太大,抗美援朝不好寫了。
真心話,當時就是希望作為一個師長,率一個師到朝鮮。
一個師寫起來,會更有畫麵,更好寫細節。
按照現在的發展,一個兵團,按照男主的脾性,很可能會把韓國打沒了。
最麻煩的一點,就是這樣寫下去,隨時有被封的危險,大家做好準備,萬一此書太監,隻能在這裡說一聲抱歉了。
當然,如果一切順利,讀友們依然願意看,還可以寫越戰。
男主是1916年出生,1979年的時候,年紀正合適。
如果,各位讀友有什麼建議,可以直接留言,能寫的我會儘量寫到。
最後感謝各位讀友的支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