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軍區成立後,楊秀山回到根據地,遼西地方部隊全部並入林西軍區。
一開始,軍區準備成立遼西軍區,但是林西騎兵部隊發展太快。
錦西、林西兩個軍區中間已經沒有多大空間了,所以不用再成立軍區。
包括楊秀山,討論後,也調了回來。
不過,為了增強遼東實力,軍區特意把裝甲旅從遼西調到了遼東。
總部很快下了命令,不但同意了冀熱遼的作戰計劃,還給了更大的權力。
同時,冀魯邊軍區、膠東軍區開始同步,按照冀熱遼的部署安排兵力。
甚至,為了確保遼東作戰的順利,給抗聯下了命令,五縱抽調14旅加入遼東戰場,另外兩個旅向北防禦,防止小鬼子援軍南下。
14旅就是原先的津南獨立旅,抗聯整編後,番號變為14旅。
從一縱開始,抗聯每個縱隊改編為三旅製,五縱下屬13、14、15旅。
除了這15個旅,抗聯還有一個濱海警備旅,一個獨立旅,總共17個旅。
國內這邊,還有三個支隊,五個獨立團,總兵力突破10萬。
雖然在三方勢力中,抗聯最弱,但是要跟老毛子聯手,小鬼子就完了。
小鬼子遲遲沒有南下,一是不願意浪費兵力,二是擔心抗聯跟老毛子合起來打。
李福生這次甚至都沒有做任何計劃,首先把任務丟了過去。
讓遼東軍區幾位乾部商量,如何拿下大連。
同時說了,鬆江支隊不能動,但是裝甲旅可以支援,還有抗聯五縱14旅聽從他們指揮。
就兵力而言,無疑足夠了,
軍區現在最麻煩的是後勤保障,原先好幾個人都在管,還算順利。
現在兵力擴展太快,仗也是越打越大,肯定就出現了問題。
李福生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做甩手掌櫃,隻能跑進基地,思考對策。
最主要還是一點,首長不讓他到一線去了,隻能在家裡看電報。
電報可不是隨時都來,就算他盯著也不行,不能代替一線指揮。
插手太多了,反而容易出問題。
再說,那幾個將領,李福生也非常相信。
他又是那種坐不住的性格,沒事的時候,要麼下部隊,要麼到基地。
部隊訓練,現在交給了楊秀山,根據地也很重要。
有時想的腦袋暈了,李福生也會到基地四處看看。
根據地正在做嘗試罐頭,就像小鬼子那樣,便攜式,長期存放。
能做肉罐頭的原材料不多,要麼是雞肉,要麼是兔子肉。
但是,原材料非常有限,能做出來的成品也很少,完全不夠。
“司令員,林西那邊,說是能送牛羊肉,這個行嗎?”
跟在他邊上的基地副主任,白益謙,天津過來的乾部,大學生。
“牛羊肉?”
李福生猶豫了,好像小鬼子做罐頭很多都是牛肉。
“我們擔心會變質,有些東西不能放。”
“戰士們太苦了,夏天還好,冬天連口熱的都吃不上。”
白益謙有點自責,想了不少辦法,可就是不行。
“我們本來想用小米煮稀飯,然後裝在罐頭裡,也怕變質。”
李福生心裡一動,稀飯?
好像自已喝過那種八寶粥,就是罐裝的,怎麼保質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