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不能讓悲劇重演(1 / 2)

李綱皺眉道:“老夫現在已經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想說的是,既然陛下會去做,為何太子就不能去做?”

“因為沒有對比,或者沒有壓力。太子拋開他的身份,就是一個孩童。孩童之所以叫孩童,就是因為他們多數時候都是憑著本能或者喜好去做事,所以,這才有了父母和老師,他們要教導這些孩子道德、修養、知識,要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但是,這還不夠,除去那些少數天生就喜歡學習的人,更多的人,學習的欲望都是來自於對比或者壓力。”

對於李豐田的觀點,李綱覺得有些胡說八道,但是潛意識中,又感覺有些道理。

而李二對於未來人看事情的看法,也有些好奇,也睜大了耳朵去聽。

“先說說這個對比,現在有兩戶人家挨著,一家非常有錢,吃穿不愁,而另一家非常窮,吃了上頓沒下頓。這窮人家的孩子非常向往個彆有錢人那樣,天天有美味吃,還能吃飽。”

“現在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人,他跟這個窮人的孩子說,我有一項本事,隻要你學會了,就可以跟你的鄰居一般,天天都有各種豐富的食物吃到飽。那麼這個窮人家的孩子,為了這個目標,就一定會去用儘一切辦法去學這個本事,至於他喜不喜歡,有沒有這方麵的天賦,都不重要。”

“這就是對比!”

“同樣,我們再假設一個場景。假如現在一個人被關在一個懸崖上麵的房子裡,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解開大門上的鎖,一個時辰後,這個房子就要墜入懸崖,而解開這個鎖的前提,要先學習牆上解鎖的規律。此時,這個人為了活下去,他必須拿出全部的精力去學習,這樣才能活命。而此時呢,這個人原本主觀上是否想學習,是否有天賦,就變的不重要了,因為有一件生死大事在逼迫他。”

“這就是壓力!”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學習隻是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罷了,而並非每個人都是打心底真心喜歡學習的!這就是為什麼古往今來讀書之人無數,而聖賢卻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呢?”

“說句紮心窩的話,有多少人學習經史子集考上功名後,如果工作不需要,還會去用心鑽研呢?”

李二和李綱第一次聽到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學習,覺得很是新穎,但是細想想,雖然不覺得全對,但是還是有部分道理的。

“太子之所以不喜歡讀書,完全是出於孩童的本能,一來呢,書本的東西吸引不了他;二來呢,太子從出生一開始就很優渥,既沒有對比、也沒有壓力。所以,太子並不清楚讀書是為了什麼,單純的就是認為陛下讓他乾嘛,他就得乾嘛,至於內心是否真心想,那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也有古語來驗證這句話,就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陛下、少師,我之所以讓太子出去,雖然表麵上是去玩,其實這個過程中,也是讓他接觸這個社會,見識到形形色色的人,要讓他有概念,有對比,要讓他知道,他的幸福生活,不是白來的,是有很重的代價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