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的天氣潮濕,水量足,非常適合水稻的生長。儘管這裡多山,但是,在李豐田眼中,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且,未來這裡將要有幾個重要的港口,保證當地的糧食產量,也是對於地區穩定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最後一個基地,就放在海南。
我國幅員遼闊,包含多種氣候,但是要說到相對最少的,那就要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了。
而且,這個基地的定位有些特殊,主要研究的是經濟作物。
即便李豐田的農業知識不多,但是也知道未來的海南也是重要的甘蔗和橡膠種植基地。
隨著大唐的發展,這些經濟作物一定會走向台前。
儘管甘蔗原產於印度一帶,但是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期就已經傳入了,而且,糖的使用範圍非常廣,這都是未來需要考慮的。
再就是李豐田心心惦念的橡膠了。
李豐田發誓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個東西,但是這不耽誤提前先把地方留好。
李豐田已經將整個東南亞視為囊中之物,一直到南太平洋直至澳洲。
也就是說,一旦找到了橡膠,那麼整個東南亞,都要成為大唐的橡膠生產基地。
……
儘管有些話不能說出來,但是五大院的構想,還是讓這些無論是老人,還是新來的人都震驚了!
種田能種到李豐田想的這份上,也基本就是封頂了!
尤其是這些新人,原先他們以為未來自已的衙門屬於清冷衙門,但是聽過李豐田的規劃後,都鉚足了乾勁,爭取以後這裡有自已的一份!
這可不是李豐田在給他們畫大餅,而是未來真的要做的。
如果說搞科技啥的,彆人還可以用“奇技淫巧”來攻擊你,但是如果說提高糧食產量,那可是從上到下無人敢反對的。
因為糧食問題在任何時代,都是絕對的正確!
哪怕我糧食多的燒著玩,也要比缺糧正確。
但是,副食方麵,李豐田也沒有忽略。
李豐田讓分出幾個人,專門研究菘菜(大白菜)和蘿卜的培育,加大這兩種菜的生產。
這個年代的副食其實是很少的,但是想要一下子讓百姓的餐桌豐富起來,那就是純胡說八道了。
李豐田的要求是,讓最普通的百姓,都要吃的上菘菜和蘿卜。
這個時代的白菜還很小,說白了像是後世的“娃娃菜”,但是李豐田按著後世棒子國的百姓基礎來要求他們,就是蘿卜白菜都能吃的上。
彆小看這兩種菜,蘿卜白菜是寶貝,營養豐富,產量大,可炒、可煮、可醃、可生吃,易存儲。
如果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可以實現蘿卜白菜自由,基本都可以對標後世某發達國家了。
再加上現在市場上逐漸增多的豬肉、魚肉和禽肉、以及奶製品,普通百姓的基本營養就有了基礎。
至於蛋的問題,李豐田不是沒想過,但是目前還是不太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