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精簡、人員精簡,使傳媒中心得到有效搜身,極大促進了一線人員的積極性,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一例上訪告狀的,可見第一天那幫人去市委上訪,完全就是有人特意組織的。
精於數字核算的荊濤,在經費製定上顯示出非凡的才能,按張亞傑的說法就是“算計到骨子裡去了”。
職工最為關心的電視台欠薪的問題,荊濤許諾,本年度補齊。
辛鑫和張亞傑擔心落實不了,荊濤指著計算器說:“如果按照咱們現行的方案推進,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他沒有告訴他們的是,就這個問題,荊濤已經跟市裡達成一致,那就是萬一沒有達到理想收入,這部分資金由市裡墊付,有了後盾的保障,荊濤才有了足夠的底氣,雖然他跟市裡談的條件是“借”。
新聞傳媒中心以全新的麵孔亮相了,一時之間,竟也引來了其他兄弟市的參觀者。
這兩天,荊濤總感到哪個環節似乎漏下了,但又想不起來具體是什麼,這個不明確的東西從昨天就困擾著他。
就在這時,張亞傑抱來一摞文件放到他的桌上,說道:“這是各個部門定的製度和分工詳細情況。”
荊濤翻著翻著,他忽然明白這兩天想不起來又放不下的是什麼事了,抬頭問道:“芮曉楓這次競聘的是哪個崗位?”
張亞傑說:“她沒有參加任何崗位的競聘。”
“為什麼?”荊濤有些吃驚,這個為清陽改革沒少獻計獻策的背後英雄居然什麼職務都沒有?
“在競聘前,我特地找過她,想讓她競聘新聞頻道總監,我非常看好這個人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但是她跟我說,她外婆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
“這是什麼理由?老人總有好的那一天嗎,再說家裡就沒有彆人了?”荊濤實在不理解,一個不遠萬裡來來清陽應聘的人,居然放下所有應聘崗位?
“我也是這樣說的,她簡單跟我介紹了一下她家裡的情況,除了她,還確實沒有彆人照顧老人,家裡隻有她和外婆兩個人,外婆年紀大了,本來是在南方跟她一起生活的,可是外婆越來越不適應南方的氣候,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嚷嚷要回到北方老家,她就是因為外婆的原因才辭去南傳的職務,正好趕上咱們電視台麵向社會公開招聘頻道總監,她就應聘了。”
荊濤看著張亞傑,他還是不明白,假如不是組建傳媒中心,芮曉楓就是名副其實的頻道總監了,那她外婆又該由誰照顧?而且因為延遲上班她還找荊濤鬨過,還威脅荊濤要訴諸法律。
“那她現在什麼崗位?什麼職務?”
特殊原因,換網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