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君悅才兩歲先帝就駕崩了,他們兄弟之間從來就沒存在過真正的競爭關係。
但是君悅不怎麼喜歡君恬倒是真的,還每每見了他都很直白地表現出來。
君恬最煩君悅一件事,沒事就在他麵前炫耀母子情深,好像世上隻有他有娘似的。
君恬有時候生氣了就會去找王太後,可王太後對他卻從來沒有謝太後對君悅的親昵。君悅很無奈,隻能偶爾向顧嵐抱怨,為什麼他娘都不疼他,見了他老是恭恭敬敬的。
他是皇帝又如何,她都是聖母皇太後了,還跟以前一樣拘謹像話麼。
顧嵐從前不知道個中緣由,還以為王太後是自卑,畢竟王家從來幫不上君恬的忙,闖禍的本事倒是很不錯。
後來知道了,就隻能勸慰君恬說,每個人性格不同,表達感情的方式也不同。君恬封了太子就跟著先帝住,和王太後相處甚少,比不得謝太後和君悅親熱也正常。
君恬聞言更傷心了,抱著顧嵐哇哇大哭,說他想父皇了,隻有父皇才是最疼愛他的人。
雖然從王太後那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應,可君恬的性格就是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再次被君悅氣到了,他還是會去王太後的怡和宮。
王太後年紀不大,今年不過三十出頭,雖是宮女出身,可封妃後就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保養極好,看上去十分年輕,若非身上的服飾顏色暗沉些,說她是君恬的姐姐絕不會有人懷疑。
“兒臣給母後請安!母後長樂未央!”君恬來怡和宮絕對是帶著某種期望值的,可他一看到王太後略顯驚懼的表情就覺得自己又來錯了,王太後見著他還沒見著王家的侄子侄女高興。
果然,王太後剛招呼君恬和顧嵐坐下,就略顯遲疑地問他,是不是王熙和王煦又闖禍了。
說起來,把王國舅全家從老家搬到渝京來還是君恬自己的意思,不過王國舅的承恩侯是個虛銜,兩位表兄也沒擔著實職,他們惹出來的那點小麻煩,君恬根本不放在心上。
倒是王太後每每因此戰戰兢兢,時不時就把母親和嫂子叫進宮來叮囑,還問過君恬,要不要把他們打發回老家去。
君恬自然是不肯了,他又不是養不起,讓舅舅全家回去乾嘛,兩位表兄幼時家貧讀不起書,後來有條件了又不愛讀,可不是還有個聰明的表弟王然嗎,不在京裡讀書回老家幾個意思。
見君恬有點不高興了,王太後不敢再說此事,又把話題轉移到了他身上。
君恬趁機說了謝太後叫他們過去吃飯的事,還抱怨王太後就不會想起這種事。
王太後猶豫了下,讓君恬改日有空再來,她親手給他做他最愛吃的蟹粉獅子頭。
君恬聞言十分歡喜,他跟著王太後的時候年紀太小了,印象幾乎沒有,唯一記得的就是她做東西特彆好吃。
隻是後來王太後成了太後,也就不會再下廚了,君恬自己也不敢開這個口,今日是王太後自己提起了,君恬當然不會反對了。
見君恬笑得一臉燦爛,顧嵐雖然也是微微笑著,心情卻有些複雜。他大概明白君恬最想要的是什麼,可是有件事,他卻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他。
前世,這件事是君恬自己查到的,顧嵐親耳聽到他說後悔,後悔知道了,也後悔知道晚了。
所以顧嵐回來後掙紮了十年,至今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把真相告訴君恬。
君恬心情好了,沒話也能找話和王太後說,還說她如果覺得太悶,可以把王家表姐接進宮住一段時間。
誰知一向對君恬唯命是從的王太後卻搖了搖頭,說王元娘年紀大了,家裡也在給她相看人家了,多進宮不合適。
君恬沒有多想,隻說舅舅舅母如果給表姐選好了人家定要告訴他,他有厚賞。
顧嵐笑笑不說話,心中暗歎王太後為人清醒,她是看出了王元娘對君恬有心思,才不許她進宮的。
從怡和宮出來,君恬十分滿足,還對顧嵐道:“母後也不知道在怕什麼,往常都是這樣的話,我們也不至於麵對麵無話可說。”
說完不等顧嵐開口,君恬又道:“總不能常讓母後下廚,偶爾這樣就好,不然朕會被人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