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衙門口夜詢,吳德全(1 / 2)

挾明 我問青山 3404 字 1個月前

蕭靖川見許繼祖因怕所言有誤而怯言難以開口。

遂一番開導勸慰。

還彆說,此一手激勵勉慰果真是有些效果。

畢竟,許繼祖本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山裡人,其所知定是比蕭、邱二人詳儘。

於是乎,就在繼祖放開言語後,三人秉燭夜話,一番長而詳細的研討判斷。

直至午夜子時二刻(23點30分),終是初定下新的回程路線。

既易縣-淶水石圭山-北坨-九龍鎮。

此路線取道北向,總長預估在二百六七十裡!

所需回程時間,至少也在五天以上!

時間久是久了些,但好處亦十分明顯,那便是能完全避開紫荊關方向開來之堵截賊寇!

此後,夜已深,可蕭靖川等卻沒那好命就勢安寢。

顧長庭叫炮轟出的耳鳴毛病漸好,蕭郎遂便叫其將本縣縣令抓來衙門,言其自有話說。

............

不多時,長庭押易縣知縣回還,許繼祖瞧情況知暫時已無自己事項,遂拱手退下,堂內僅剩蕭靖川與邱致中兩個。

“將軍!本縣縣令帶到!”

長庭報言後,其身前扭押個五六十歲的胖老頭,此人眼下僅著中衣,想來應是直接自床上被長庭揪來的。

蕭郎與致中見此,相互對視一眼,分至找椅子落座,將架子端起來。

“跪!”

顧長庭出口喝令之同時,亦抬腳在縣令身後一蹬,將其踹到堂前地上!

“哎,哎呦呦!”

“好......,好漢,諸位好漢爺呀!”縣令吃痛,咧嘴忙告饒。

“小老兒與諸位往日無怨今日無仇,諸......,諸位爺饒命啊!饒命!”

言語間,縣令緊著拱手作揖,觀去驚駭非常。

“哼!”

“身為一縣之父母官!”

“本應儘責護一方百姓安康,可你倒好,隻顧自己縮起頭來當王八!”

“上,不知儘忠報國,下,不知體恤子民!”

“大明朝,就是你這樣的貨色太多啦,才會民怨四起,叫闖賊鑽了空子!”

蕭靖川不緊不慢,徐徐鎮定開口。

那縣令卻兀自忙緊著觀察細思,聽得眼前主將講來“闖賊”二字,其心下思忖,想著恐此間隊伍非那李自成一黨,遂心念轉動間,慌言辨著。

“哎......,哎呦!”

“這位爺是有所不知呀!”

“那闖賊流寇勢大,小縣兵少將寡,根本就是無力抵抗啊!”

“為求流寇進城不大肆枉殺無辜,我......,我這也是無有辦法!”

“隻得暫順賊意,委曲求全!”

“月餘來,小老兒我左支右絀,勉力支撐著城中局麵,就是想著,有朝一日,能有咱大明的義士前來解百姓之疾苦,救萬民於水火啊!”

縣令老兒好個巧舌,蕭靖川聞之,嘴角微動,嗤笑兩聲。

“啊,對了,這位爺觀去英武逼人,恐實非凡人呐?!”

“不知可是打散了隊伍的朝廷將軍,偶然到得此地?!”

縣令更進一步,溜須拍馬的同時,亦硬裝感佩,尋機打探蕭靖川虛實。

“嗬嗬嗬......”

“老蕭啊,看到沒?”

“這縣令彆看官不大,腦子到靈巧的緊呐!”

“頗是個不好對付的主兒!”

於側旁落座的邱致中,端得剛沏來的茶水,吹著杯中熱氣,仿若順口言之,很是淡然。

蕭郎聽言,亦會意笑笑,毫不吃眼下跪於身前的縣令老兒那一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