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連朕的旨意都敢敷衍,實在是過分(1 / 2)

北京城,乾清宮。

剛下早朝,崇禎皇帝憋了一肚子的氣,朝臣仍舊對稅製改革不斷的反對。

每次剛一上朝,這群人就仿佛蒼蠅一般上奏,說什麼與民爭利的一堆說辭,請求他收回成命。

這半個月來,他已經罷免了朝中三成多的官員。

這次稅製改革,崇禎皇帝的態度十分強硬,誰敢死諫,立即罷免,誰敢請辭,立即批準。

如此幾次之後,朝中官員請辭和死諫的人倒是不多了。

可每日的上奏不僅沒有減少,反倒愈演愈烈起來,一開始崇禎皇帝還與他們辯駁,可如今連辯駁都懶得辯駁了,每次都是被氣的一肚子回來。

當然,這群官員的理由每次都尚有不同,一開始是與民爭利的子虛烏有之事,而如今竟開始以大明各地州府官員的奏疏來說事。

稅製改革的詔令已經頒布半個多月,雖然限於路途,如今很多偏遠地區諸如兩廣等地還未得到詔令。

但距離北京城較近的京畿地區、山東、河南等行省已然開始施行。

各地州府官員的反饋,也都在源源不斷的通過通政司遞送到內閣。

大抵上都是因為新的稅製導致了物價的大幅上漲,各地百姓因此怨聲載道。

更有甚者,不少官員上奏說,若長此以往,或會再度引發民變。

崇禎皇帝一開始還不太相信,便著方正化令東緝事廠的番子前往查證,最終得知竟是實情。

於是,對民變已經產生PTSD的崇禎皇帝就再也坐不住了,剛下了早朝,便命全體內閣成員來乾清宮廷議。

崇禎皇帝焦躁的在大殿內來回走動。

大殿內坐著五個大臣,新任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內閣首輔李邦華正襟危坐與小矮木墩。

他身材瘦削,時而用手捋兩下灰白的胡子,表情看起來格外嚴肅。

那次死諫,他已經是抱著必死的覺悟,誓要讓天子收回敕封張世康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詔令。

那次陛下很生氣,本來已經下令將他杖斃,可不知為何,後來竟隻是將他們幾人革職。

也是後來他才知道,這一切的原因,竟然隻是因為張世康的一句話——不畏死的文官大概都是可以用的。

更離譜的是,任是他也沒有想到,最終將自己抬進內閣的,竟然是還是那冠軍侯張世康。

可即便張世康一再示好,李邦華仍舊堅定的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任命職權過重,於國朝社稷來說太過危險,稍有補腎,萬劫不複。

即使在最近的幾次廷議上,他也固執的不肯與張世康好臉色。

他一直就是這樣,即使因為得罪朝中要員,遭遇牢獄之災,也不曾更改。

即使因為整頓京營捅出了天大的窟窿,被打壓多年,他仍舊是這個樣子。

坐在內閣首輔李邦華旁邊的,是他在朝中多年的知己,新任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範景文。

與李邦華的嚴肅相比,範景文的表情反倒平和多了,他年紀比李邦華大些,這些年來經曆的挫折打壓,使他的性子變的柔和許多。

而在另一邊坐著的,則是刑部尚書範複粹,和戶部尚書蔡國用。

這兩人因為鄭三俊、劉宇亮等人的離任,得到進入內閣的蘿卜坑。

除了這四個人以外,參與此番廷議的還有新任吏部尚書倪元璐。

倪元璐是前幾日才從家鄉趕到京城的,他因為家中老母過世而請辭守孝,本來還差兩個月才滿兩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