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卑職答應……答應他們此戰……賞銀……撫恤……免……田賦,多……多給。
我……侄子……侄子……”
宋老三用儘了全身的力氣,但嘴裡冒出的血水,比吐出的字都多。
到了最後,竟連話都說不出了,可他仍舊不肯放棄。
“好,此戰所有參戰的農民弟兄,有斬獲者,本帥給三倍賞銀、皆免田賦三年。
戰死者給三倍撫恤銀,田賦一直免除到其子嗣長大成人。
你的侄子叫宋萬裡對吧,他將會接任我承諾給你的軍職,成為遊擊將軍。
你那些活著的部眾,都將編入京營軍,如果他們願意的話。”
張世康語氣柔和,一點看不出平日裡的桀驁。
宋老三終於咧著嘴笑了,那笑容最終定格在熾烈的陽光下。
崇禎十二年七月初八,張世康命牛綱領一萬步軍防守江北,會同黃得功,親率六萬大軍於池州府黃石嘰渡江。
整個渡江過程一直持續到深夜,但相繼趕來的南軍,自張拱日兵敗後,再也沒敢發起進攻,連夜襲也沒有。
當第二天張世康率領大軍抵達池州府貴池時,貴池的八千衛所駐軍已棄城而去。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張世康率軍連破池州六縣。
七月二十五,大軍抵達寧國府,全殲一萬四千衛所兵,生擒安遠侯柳祚昌和隆平侯張拱日。
消息傳至周邊,太平府、廣德府、常州府、鎮江府守軍或降或逃。
到了八月份,整個南直隸地區,隻餘應天府南京和蘇州府兩座堅城負隅頑抗。
八月初五,張世康命黃得功領禁軍一萬兩千、外加京營的五千馬軍、五千火器營,兩萬兩千人圍困南京城。
命京營副將寧晉伯齊大柱率軍一萬赴江西,命曹變蛟渡江攻湖廣南部,而他自己則親率三萬大軍趕赴蘇州府。
同時,四省總督秦良玉奏報,張獻忠率軍十二萬攻重慶府,李自成率軍六萬攻漢中。
八月初八,張世康又得到京師急遞,皇太極認為大明陷入內亂,領兵在關外逡巡,意欲伺機入寇。
整個大明,大江南北亂成了一鍋粥。
張獻忠和李自成趁機出川倒是在張世康的預料之中,實際上他早便寫信提醒了秦良玉和孫傳庭。
隻是皇太極也趁火打劫,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不過大明如今的局勢看似動蕩不堪,但已經不是一年多前的大明。
經過一年多的秣馬厲兵,張世康已經基本完成了主要軍隊的掌控,北有盧象升新組建的天雄軍、孫傳庭的秦兵,西南有秦良玉的白杆兵。
他離京之前,特地留下文邦國率兩萬京軍防守,留守兵力雖然不多,但張世康料那皇太極也不過是想入關打打秋風。
且不言這次能否有好運氣入關,就算真讓這廝溜了進來,想攻下北京城也是想都彆想。
當初李自成二十萬大軍圍困北京城四十六天,最終還是內奸主動打開的城門,才進城。
沒有足夠的火炮,想攻破北京城,無異於異想天開。
自古以來,史上有名的堅城,大多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張世康有恃無恐,可京城的崇禎老哥卻有些慌了,專程下旨通過錦衣衛八百裡急遞送信給張世康。
剛拿到信的張世康,還以為自己要經曆嶽飛的十二道金字令牌,被嚇壞了的崇禎老哥緊急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