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了信張世康才知道,崇禎老哥確實嚇的夠嗆,隻是信中仍舊讓他自己做決定。
言明既然已將軍政大權交於他,便已做好了與他一起玉石俱焚的心理準備。
張世康可沒打算玉石俱焚,隻能回信安慰了一番崇禎老哥,言明北方無虞。
雖然一直說著去關寧錦防線巡邊,看看祖大壽、吳三桂這舅甥到底想搞什麼飛機。
但他一直忙於稅製改革和土地改革,如今又在江南平亂,卻一直沒空去關外。
不過近來朝廷一直供給著關寧錦防線的糧草,軍餉也沒有再短缺過。
關寧錦多遼兵,與建奴韃子有著血海深仇,張世康又不曾打壓舅甥兩個,他們二人沒有任何一個理由降清。
現在的大清,可不是入關後的大清,應該叫小清更合適。
八月十三,張世康率領三萬大軍抵達蘇州城下。
望著蘇州城高大厚實的城牆,張世康歎了一口氣。
雖然他也算曆經大小戰事,但直到如今,還從未經曆過攻城戰。
自打從京師出征以來,一路上雖然多有波折,但也能算得上順風順水。
渡江之後,駐軍不多的小城基本都是望風而逃,唯一算得上大戰的,便是寧國府的那一戰。
隻是六萬精銳於野外全殲一萬四千的衛所兵,實在不值得稱讚。
他這三萬大軍雖然也帶有工匠,但張世康並不太想靠人命去堆城牆。
京營的兵大多都是他親自帶出來的,死在衛所兵的手裡,他覺得不值。
為此,張世康便命令大軍圍而不攻。
一直到第二天,自周邊鎮江、常州、廣德、寧國等府縣搬運而來的火炮抵達,張世康才開始張羅進攻事宜。
張世康一直以來都有意識的重視火器營,京營裡除卻必要的馬軍營,和少部分必要的長槍盾牌兵外,絕大多步軍皆用魯密銃,腰佩特製戰刀。
當然,張世康對步軍火器營的冷兵器揮砍要求也很高。
是以,在進攻蘇州城之前,張世康便決定以火炮作為主要的攻城手段。
不過鎮江各府馱運過來的火炮五花八門,有各式佛朗機炮,也有紅夷炮,甚至還有大將軍炮。
唯一的優點是,火藥充足,畢竟集結了那麼多的火炮彈藥,儲備必然是比蘇州城要多不少的。
為了防禦蘇州城城牆上的火炮,張世康自昨天便命軍中工匠找了不少的竹子。
將竹子用刀劈開,以麻繩捆綁成排,趁著夜色著人在蘇州城西門外合適的距離上,以竹排囤實土為城。
小土城呈凹型,說是土城,其實並不高也不大,堪堪能放進去紅夷炮而已。
工匠們帶著部分士兵忙活了一夜,蘇州城內的劉良佐也擔憂了一夜。
劉良佐還以為張世康是想連夜攻城,熬了一夜才發現,張世康隻是在西門外兩百步左右的距離上,築起了幾十座土丘而已。
但到了八月十五這天早上,劉良佐才傻了眼。
幾十座土丘之內,已然安放了幾十門的各式火炮,土丘剛好沒過炮身,隻伸出厚實的炮膛來。
張世康拿著從鄭芝彪那兒順來的單筒望遠鏡,眯著一隻眼望了望蘇州城頭,對部下下令道:
“中秋節到了,弟兄們,來一輪齊射,給反賊們聽聽響吧?”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