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商身份,直接躍遷為大明朝的官員,身份的轉變固然值得欣喜,可也正因為如此,他也急迫的想要立功。
畢竟目前的大元帥隻是口頭答應,最終能不能落實還兩說,他必須證明,自己的能力值得張世康的賞識。
“大帥之憂慮,卑職慚愧。
卑職常年在海上漂泊,也時常在鄭家的造船廠修繕船隻,倒是在鄭家的造船廠與不少船匠熟識。
大帥若有意,卑職可寫信與他們,看看他們是否願意為朝廷效力。”馬統十分認真的道。
真是上道呀,張世康心中滿意,便又道:
“若能得到他們,當屬你的功勞呀,你多儘點力,若是能忽悠……哦,是能拉攏來足夠的人才,本帥另有賞賜。
你告訴他們,凡是有真本事的,本帥都可給他們目前雙倍的薪俸。
如果你認識鑄炮廠的工匠,也可一並拉攏。
本帥不懂技術,但本帥給的銀子,十分尊重技術。”張世康十分鄭重的允諾。
大明其實一直都有水師,也一直都有造船廠。
但大明水師自打萬曆末年之後,就再也未曾增加一艘戰船,後來又相繼被許心素、鄭芝龍擊潰。
到了如今,隻剩下廣州港口的百十艘破舊戰船。
徐弘基反叛之後,這支破爛水師又被南軍所得,雖然沒能來大江作戰,但也被南逃的東林士紳們獲取,如今已經落入他們之手。
至於造船廠,永樂年間輝煌時,大明曾有兩個大型的造船廠。
其一是應天府南京城外大江邊的龍江造船廠,也是曾經大明最大的造船廠。
如鄭和船隊的巨大寶船,都是龍江造船廠所打造,據說最大的寶船足有一百多米長,三四十米寬。
當然這時候的造船業,論船的大小並非按米,而是按造價所需以料為單位,比如最大的寶船需要三千料。
可自打三寶太監之後,曆代大明君主便因為朝臣的勸諫,說什麼造船鋪張浪費、得不償失之類的理由,使天子放棄了龐大的造船事業。
到了正德年間,兵部劉大夏竟然一把火將所有的寶船圖紙、航海海圖等全部燒掉了事。
而到了如今,龍江寶船廠已然不複存在,張世康前陣子還去過一趟龍江船廠舊址,隻剩下一堆腐朽的舊木料。
除了龍江寶船廠之外,大明唯一在還在運作的造船廠,便是位於廣州港的造船廠。
但由於朝廷財政困窘,再加上不注重造船技術的科研升級,造船廠不僅缺乏工匠,最多也隻能造四百料的船隻。
但即便是四百料的戰船,現在也夠嗆,因為朝廷都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造過戰船了。
老式漕船倒是技術成熟,隻是由於工匠水平不足,造價之高、船隻質量之差,反倒不如直接從鄭家,或者荷蘭人手裡訂購來的有性價比。
可張世康卻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不論是戰船還是火炮,如果不能實現自研,一旦與鄭家,或者荷蘭人發生利益衝突,那將是極為尷尬的局麵。
“卑職領命,卑職容後便給熟識的匠人寫信,他們做工不過是為了賺銀子,隻要大帥真的能給更高的待遇,卑職認為,他們沒有理由拒絕。”馬統想了想道。
若他為大明的水師官員,當然也希望大明能有龐大的水師,當今陛下獨寵大元帥,隻要自己出到足夠的力,就不怕未來沒有前途。
“嗯,此事便交給你了。
不過,你得注意,此事要記得嚴格保密,不能叫你家家主知曉。”張世康認真的叮囑道。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