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呀!
“大人,那小子如今手裡不僅握著十萬京軍,還有盧象升、孫傳庭的支持。
咱們硬碰硬肯定是不成的,依卑職看,倒不如佯裝投靠他。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他總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對咱們動手吧?
那樣隻會寒了咱們遼兵的心。”祖寬難得的說了點有建設性的建議。
這倒是與祖大壽現在的心思不謀而合,不論如何,他們還得靠著朝廷供應糧草軍械,是不能真的與朝廷鬨翻的。
否則他們唯一的出路,或許就隻有東北邊了,那是所有人都不想選的路。
“暫時就這麼辦,你去著人通知吳三桂和祖澤遠,告訴他們這裡的情況,讓他們隨時等候軍令。”
祖大壽打定了主意道。
祖寬離開之後,祖大壽立即命令自己的親衛準備,既然要向張世康投誠,即使是佯裝,那也得拿出誠意來。
但他又覺得五百的親衛還是太過冒險,便將迎接張世康的隊伍加到了一千人,皆是關寧騎兵。
……
“大帥,距離山海關隻剩二十幾裡了。
已經發現了五六波的哨騎,應當都是山海關那邊的。”孫維藩打馬過來彙報道。
張世康身著一身閃閃發光的金甲騎在戰馬上,連著趕了五六天路,難掩臉上的疲憊。
“那是堤防著咱們呢,唉,這群人,夾在中間也不嫌難受。”張世康調侃道。
他是知道祖大壽後來的結局的,不過根據這廝後來的一係列記錄來看,這人也真是個擰巴的人呀。
如果他是祖大壽,要麼造反,要麼想辦法獲取天子的信任,絕不會什麼都不做,就在關寧錦熬著。
可孫維藩並不清楚後來發生的事,見張世康的臉上仍舊看不出凝重,不由得再度勸道:
“大侄子,祖大壽心思叵測,你得重視起來。
關寧軍可不是流寇,他們也算是我大明的精銳了。”
孫維藩隻有在沒辦法說服張世康時,才稱呼大侄子,他知道張世康並不在意這些稱呼。
隻是想讓張世康明白,他這個老叔,可是將一切都壓在了他這個大侄子身上,萬事不能犯險,都要慎重。
就像他無法說服張世康帶更多的部隊出這趟遠門,所以他隻能在這一萬兵馬上下功夫。
這一萬兵馬有六千騎兵,四千步軍,不僅皆是從精銳中挑選出的精銳,而且每一隊幾乎都是雙將領,甚至三將領。
是的沒錯,這一萬兵馬,竟將近衛軍的全部將領都給帶了來,說是軍官團也不為過了。
如今西山大營剩下的七八萬人,僅留下了文邦國一個副將守家。
當然,孫維藩這麼做無疑是違規的,但是他不怕,因為他手裡可是有當今天子的密令的。
崇禎皇帝沒能說服張世康,隻得把目光放在了其他人身上,於是便悄摸的給孫維藩下令。
讓他不惜代價也要保證這次巡邊過程中張世康的安全,於是孫維藩腦門一熱,就又搞了個軍官團出來。
彆的不說,這一萬人即使遇到建虜同樣的數量,那都是絕對不懼的,每一隊兩到三個同級將領,戰死一個,還有倆,最大限度的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世叔,說了多少次,軍隊之中稱職務!”張世康敷衍道。
他實在懶得解釋太多,他的判斷基本是基於此後發生的事,就是解釋了,孫維藩也不會相信。
孫維藩聞言也很無奈,隻得命令全軍嚴加防範。
又大半個時辰之後,軍隊終於抵達山海關附近,張世康已經看到山海關高大的城牆了。
他端著單筒望遠鏡望向山海關的城門口。
“嗬,這廝估摸著是要跟本帥玩欲擒故縱了!”
通過望遠鏡,但見一個年邁的老將軍已然在城外擺好了迎接的架勢。
隻是,迎接的人有點多。
……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