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定裝紙殼彈(1 / 2)

“艸!這麼快?畢老牛逼啊!”

張世康驚喜出聲,引得崇禎皇帝一皺眉。

心道商稅改製和土地改製成功時,都沒見到這小子這麼高興,一門火炮和什麼黑火藥,憑什麼就讓這小子如此驚喜。

畢懋康倒是顯得非常的平靜,畢竟七十歲的人了。

“這都多虧了公爺的提點。”

說著畢懋康就將大致的改進過程講給了張世康聽。

黑火藥的三大原材料,木炭、硫磺和硝石自不必說,已經使用了上千年。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和改良,目前的黑火藥配方已經達到了這時候科技水平的最佳配比。

張世康此前說讓加點砂糖試試,畢懋康起初還沒太當回事,覺得糖是吃的東西,怎麼能加到火藥裡。

可琢磨了兩天,畢懋康也沒有頭緒,於是就還真的加進去一點糖嘗試了一下。

起初效果還不理想,也不知道加入砂糖的比例,但測試了兩天,畢懋康就發現,似乎還真是能加劇火藥的燃燒。

但很快新的問題就出現了,那便是砂糖很容易分層,與火藥融合在一塊,隻需要晃一晃容器,砂糖就能與火藥分離開。

可這難不倒畢懋康,這其實是黑火藥的老問題。

這是由於木炭、硫磺和硝石的比重不同,運輸過程中幾經顛簸,木桶的每一次晃動,都會造成各種原料的分層現象。

而如果到了前線,士兵嘗試重新混合的過程中,粉末與空氣充分混合,又極容易發生粉塵爆炸。

到了後來,工匠們便會嘗試在火藥的加工過程中加入水、酒,甚至尿液等液體偏方。

畢懋康就將砂糖按比例與水混合,摻入黑火藥中。

於是奇跡就發生了,用砂糖水浸潤乾結後的火藥,不僅形成了結構和配比都很穩定的顆粒。

顆粒內部乾裂形成的縫隙,更讓火藥的燃燒速度有了質的飛躍,幾乎可以稱之為爆燃。

三四裡的距離,一行人很快便回到了西山大營的工坊內,於是畢懋康便開始給張世康演示。

他拿出舊有的黑火藥,以及摻入砂糖水乾結後的黑火藥,並將板結的黑火藥用木杵搗碎,形成了比原有黑火藥顆粒更粗的形狀。

而後畢懋康將兩份同樣分量的黑火藥都倒在了一塊石板上,用手將火藥捋成大約一尺的長度。

畢懋康取出兩個火折子吹了一下道:

“大人請看。”

說著他左右手將兩根火折子同時放在兩份長度、重量相同的火藥長龍上。

工坊內頓時冒起黑煙,而張世康的眼睛則一直釘在在爆燃的火藥上。

但見摻入了砂糖水的那一份火藥,燃燒速度奇快,舊配方黑火藥剛燃了三分之一時,新黑火藥已經燃燒了一半還多。

試驗完成後,張世康大喜過望。

“此事沒讓那湯若望知道吧?”張世康謹慎的問道。

“回公爺,沒有,仿製銅炮的大部分事宜,皆是湯教士負責的,湯教士在改良火器上是很認真且嚴謹的,從不關注此事之外的事。

除了總是愛給身邊人宣揚他的主之外,湯教士人挺好的。”

畢懋康沉聲道。

他其實十分不理解,為什麼這點事還要瞞著湯若望,人家不遠千裡,來到這小作坊裡,是拿出了全部的精力在完成銅炮的仿製工作。

而他們不僅連火藥的事要瞞著,還有其他另外幾個項目也要瞞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