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1 / 2)

這世上總有一些驚才絕豔的人,甚至被後人認為超脫了時代的猛人,比如王莽,比如劉秀,比如鎮國公張世康。

沒有人明白,這些人究竟是從哪裡得來那麼多的才能。

有些人單單是專精於一行,一輩子都難以摸透,而那些人,不僅有文治,還有武功,似乎沒有什麼,能難得倒他們。

馬玲綺眼睛眨巴了兩下,再度提高了張世康在她心裡的地位。

如果說她的父親在她麵前誇讚那個人,馬玲綺或許還會覺得有誇張的成分。

可她在此之前,最欽佩的便是她的祖母了。

祖母德高望重,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以及背後的朝廷。

現在就連祖母都這麼評價那個人,想來,他肯定是非常厲害的了。

八月十七,張世康率軍抵達石門關。

此番出征,張世康總共隻帶了近衛軍的四萬人馬。

相比於張獻忠的十幾萬大軍,以及李自成部,這支兵馬人數並不多。

但這四萬人,幾乎全是近衛軍精銳中的精銳,不僅次子團全班人馬皆在此列。

作為主力的兩萬火器營,全數列裝了遂發式火槍,六千騎兵也勉強做到了一人雙馬。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三千人的火炮部隊,而這次出征所用的火炮,便是目前大明能製造出的最大口徑——二十四磅銅炮,整整四十門。

部隊行軍速度慢,足足用了兩個月時間,才堪堪到了石門關,最大的原因,便是新加入的火炮部隊拖慢了整體的行軍速度。

說起來,這還是張世康執掌兵權之後,第一次正式出征時帶上火炮部隊。

第一次帶兵出征時,他的手下滿打滿算也隻有兩萬人,而且那些京營兵隻經過半年多的操練。

可是如今,近衛軍也算得上是鳥槍換炮,不僅軍服整潔,整個軍容軍貌都不可同日而語。

之所以隻帶四萬,也有糧草的原因在裡頭。

整個大明北方,都在挖溝,到了此時動用的民夫已經超過了四百萬人。

陝西又在鬨鼠疫,也需要更多的糧食用於賑災,雖然新作物也已經開始推廣,但總有些青黃不接的現狀。

當然,張世康也並非托大,近衛軍的四萬精銳,最擅長打陣地戰、野戰,畢竟主力幾乎都用火器。

而秦良玉手底下的兩萬白杆兵,便是專門的山地特種作戰部隊,另外的兩萬常規軍,則可以彌補近衛軍的某些不足。

張獻忠的嫡係約莫有八萬多,其餘的非嫡係部隊大致在四五萬上下。

李自成的兵力倒是不多,但廠衛奏報,說是這廝目前走的乃是精兵路線,兵力約莫在六萬上下。

整個四川大半圈都幾乎被朝廷嚴防死守,那張獻忠竟然還敢在這時候稱帝,簡直是不知死活。

是以,八萬對二十萬,優勢在我!

雖然已過中秋,但正午時的天氣仍舊有些炎熱,前來迎接張世康的,乃是石砫宣慰使馬祥麟。

張世康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因為麵前這位正值當年的將軍乃是個獨眼龍。

馬祥麟很是恭敬的向張世康行禮,詢問才得知,三國時的那個馬超,還真是其祖上先人。

當天晚上,張世康便在石門關停頓休整。

又三天後,張世康率領大軍,在馬祥麟的接引下,終於抵達他忠誠的石砫。

而此時,秦良玉早已率領石砫上下將領、官員出城相迎。

陣勢說不上排場,也絲毫沒有鋪張,但張世康沒有絲毫的怠慢,戰馬距離秦良玉還有十幾步,他便下了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