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工業,才是未來(1 / 2)

“有啊,咋能沒有嘞,今歲朝廷在朱仙鎮周邊挖了好幾條水渠咧,連通了大河、京水、沙河、睢水等好幾條河咧!

老漢活了這麼多年,頭一遭見朝廷為咱老百姓乾實事兒。

俺今年剛一忙完地裡的事兒,就去跟鎮子裡的人一塊挖渠,管飯,還給發銀子咧!

俺今年的十二畝地能豐收,多虧了這水渠!”

刑老漢談及朝廷的挖渠運動讚不絕口,可以看出來刑老漢一家子對未來充滿的期許。

張世康聞言點了點頭,今歲銀子指定是沒少花的,但目前看來,這些花銷都是值得的。

水渠不僅可以在旱時給田地供水,就是澇災來臨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洪作用,實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也就是現在的技術條件達不到,否則張世康都得建議修築水壩,張世康想想都差點笑出來,估摸著真到了那時候戶部第一鐵公雞海中期能氣得跳腳。

張世康與刑老漢寒暄了幾句,正打算離開,卻陡然見老漢長歎一聲氣,歎完氣,還悄摸看了一眼張世康。

張世康立即就知道這老漢有難言之隱,便很和適宜的詢問道:

“老漢何故歎氣?”

“唉,老漢我也愁啊!您瞅瞅我那不爭氣的兒子!”說著刑老漢指著一旁有些局促的兒子刑典韋道。

“老漢我一生要強,想著龍生龍鳳生鳳,生了個兒子也當有幾分血性,為此還專門給他取名典韋。

您瞅瞅,他那模樣,抵得上典韋一根毛嗎?”

老漢說起不爭氣的兒子,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般絮絮叨叨,他那兒子坐在一旁也不敢吱聲。

慈母多敗兒不錯,但倘若老子過分強勢、掌控力又強,養出來的子女反倒會顯得懦弱沒有主見。

“我本想著讓他去考科舉,結果他就是不爭氣,整天就喜歡搞匠人那些沒用的東西,真是氣煞我也!”老漢說著手指頭不住的往兒子腦袋上戳。

張世康聽的直皺眉,這麼個管教兒子的方法,不把兒子管廢了嗎?

“老漢莫動氣,不過據我所知,朝廷目前正在重用匠人,提升匠人的地位,明歲的科舉,也會將理工科加進去。

你怎麼就能確認你兒子不會在工匠之學上平步青雲呢?”

張世康說完這話,那叫刑典韋的後生眼睛亮了一下。

“大元帥,匠人自古以來就卑賤,當然,咱不是看不起匠人,咱也就是個農夫。

但哪有不希望自己兒子好的爹娘咧?

朝廷去歲開始,確實說允許匠人參加科舉,可誰知道朝廷哪一天會不會取消?

況且木匠也好、鐵匠也罷,都是上不了台麵的玩意兒,如若鐵匠、木匠站在朝堂上,不被那些進士科的笑掉大牙?

您說是不是?”

刑老漢的想法,便是當下普通老百姓的普遍認知。

認知這東西,一旦形成共識,想去改變它,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確實,千百年來,匠人地位低下,尤其是在大明,卑賤到還不如農夫,不過是官老爺們的奴隸罷了。

說起來,這都是儒學的鍋,將人分作三六九等,三教九流。

張世康對此十分生氣,他皺著眉頭道:

“此乃謬論!老漢倘若這樣想,實在是令我失望!”

他的話很重,這當然有故意的成分,有鑒於他在老漢心目中的地位,這樣說話讓老漢有些無所適從的慌張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