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康大抵上猜到,這老漢剛才故意歎氣,要麼是想讓他幫忙說服兒子放棄匠人之學,好好參與進士科。
要麼乾脆就是想找張世康走後門,但不論是哪個原因,張世康都不會同意。
“你若信我,當讓你這兒子好生學理工,不出幾年,你便會看到,工匠的地位不僅不會被降低,而且會愈加的受人尊崇。
老漢你頭一回種紅薯,便等同於是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你也因此賺到了彆人賺不到的錢。
你兒子專於匠人之學,不正是踐行你的作風嗎?
匠人,必將成為我大明真正的支柱,你可明白?”
張世康一股腦說了很多話,而且皆非妄言。
近三年來,戰亂頻仍,張世康每天因為這事兒那事兒忙的脫不開身。
即使如此繁忙,他也未曾放棄理工的事,自火器盛行之後,沒有一個國家是能因為農業屹立於世界的。
如今又是大航海時代,隨著歐羅巴人科技的騰飛,不出幾代人的光景,世界就將愈發的聯係緊密起來。
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不再隻是因為毗鄰才會發生戰爭,貿易、殖民地等等都會讓兩個相距甚遠的國家大打出手。
工業,才是未來,也隻有工業,才能讓大明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老漢被張世康的一頓輸出搞得啞口無言,張世康的話,他是信的,畢竟他如今能有好日子能有盼頭,都是張世康給的。
但兩千年來形成的固有觀念,也沒那麼容易改變,隻是見到當朝大元帥如此言語,他選擇了沉默。
“小夥子,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匠人?”張世康不再理會那老漢,而是問向那小夥子。
其實人家不見得比他年齡小,但張世康畢竟兩世為人,又經曆戰火,整個人的氣質都非同齡人可比。
“回大元帥,我……我喜歡冶煉,我爹總說這就是打鐵的,但是大元帥,這跟鐵匠是不一樣的,是另外的一門技藝。”
刑典韋說話略微有些吞吞吐吐,這大概都是他爹大小的強勢所製。
“冶煉啊,我略懂一些,這可是門深奧的學問。
我大明即使是冶鐵、冶金,技術也都隻能說一般般。
其他金屬諸如銅、錫、鋅、鋁、鋼等等,雖也有冶煉,但技術而言就差得多了。
更彆提還有不少未曾涉及的稀有金屬,還有便是合金,比如哪種金屬跟哪種金屬融合,是否會彌補各自的缺陷?使金屬更符合使用需求?
包括如何提升冶煉時的溫度等等等等。
既然你對這門學科感興趣,就要好好學,前途這塊,隻要你有真本事,我給你打包票,待遇絕不會比進士科差。
你可有信心?”張世康露出個笑意期許的道。
那叫做刑典韋的後生聞言臉上露出驚喜之色,點頭如搗蒜。
那老漢這時候,才終於對所謂的理工之學換了一副態度,看起來似乎也不會再強製乾預兒子的選擇了。
“我就在京城住,若是有甚麼事,可去尋我。
但是記住,前提是你真有本事。”
說罷,張世康便起身離開了院子,隻餘滿臉驚喜的一家人。
能得到當朝大元帥、鎮國公的關注,不論如何都是值了。
“無忌哥哥,你怎麼什麼都懂啊?”剛一出院子,馬玲綺就忍不住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