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來,馬玲綺跟著張世康,體驗了從未有過的經曆。
張世康的身手她是知道的,如果把她比作太上老君,那張世康的身手,就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的爐灰。
但她最吃驚的還是張世康的學識,若是根據她爹爹的說法,軍事出類拔萃、內政驚才絕豔。
可馬祥麟不知道的是,張世康竟然在醫術、理工、乃至農學等等各個領域都有造詣。
這也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那必須的,你的男人強的可怕!”張世康十分臭屁的道。
短暫的休整之後,第二天大軍再度出發。
入了河南之後,一直到京城都是平原,張世康也就沒有再作停留。
臘月二十四日這天上午,大軍抵達京城近郊,錦衣衛奏報,崇禎皇帝率領百官已經在安定門外迎接。
出征時走德勝門,寓意品德高尚、勝利歸來?,凱旋走安定門,寓意四方安寧、太平安定。
張世康望著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命令大部人馬回西山大營,而自己則帶著主要將領,以及一千親衛趕往安定門。
六萬多的大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全部進入京城的話,反倒有些擾民了。
……
冬日的日頭不強,由於沒什麼風,照在人身上反倒有些暖洋洋的。
崇禎皇帝氣色相當不錯,相比於三年前的焦頭爛額,如今的他可謂意氣風發。
十幾年了,流寇這次終於被徹底蕩平,這對於朝廷對於他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好事。
無忌這小子雖然懶,但沒有一件事是辦掉地上的,他確信這次流寇肯定是真的被蕩平了。
為此早上朝會時,崇禎皇帝都有些意興闌珊,就是期待這小子歸來的今天。
說起來,又是半年沒見這小子了,唉,真是令人頭疼。
崇禎皇帝身後的大臣們臉色各異,大抵上都是開心的,唯有戶部尚書海中期。
這廝始終板著個臭臉,也不知道是因為大軍開銷太多,還是因為其他的什麼事。
不過周圍的朝臣也都習慣了,反正主意也都不是他們拿的,隻要自己辦好自己的差事,出了大事,也不能怪到他們頭上。
街道的兩旁站滿了百姓,正是冬季休耕時節,又是將近年關,大部分的百姓都相對清閒。
朝廷蕩平流寇的事,早在半個月前便已經通過東廠的《大明月報》傳播開來。
流寇荼毒朝廷十多年,百姓對此都是談之色變,如今蕩平了流寇,又分得了田地,所有百姓都對此歡天喜地。
兩刻多鐘之後,張世康率領主要將領終於抵達安定門。
大老遠的,張世康笑著衝崇禎老哥揮揮手,崇禎皇帝遲疑了一下,也下意識的將手抬了起來,嘴上的笑意倒是很自然。
君臣相見,雙方都似乎有話說,但卻儘在不言中。
“大明萬勝!”
“陛下萬歲!大元帥千歲!”
……
不知道從哪個地方起,街道上的百姓都自發的先後拜倒,山呼萬歲。
聲浪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
天下太平,本是尋常事,但對於飽經磨難的普通百姓而言,卻是如此的難得。
正是因為難得,百姓的歡呼才是發乎內心的。
這和平,是陛下與大元帥帶來的。
他們的田地,也是陛下與大元帥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