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加九錫,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2 / 2)

兩年來的巨大變化,所有人都看在眼裡,誰還會去在乎曾經那群讀書人對大元帥的汙蔑呢?

去他媽的腐儒!

陛下和大元帥,才是真真正正為他們這些平頭百姓著想的!

張世康走到崇禎皇帝麵前,帶頭行禮,崇禎皇帝環視了一下隨行人員,目光留在馬玲綺身上皺了下眉頭。

但很快他就恢複過來,笑著對眾將領道:

“諸位軍將此行辛苦,如今流寇已除,朕說過但有軍功,不吝賞賜。

王大伴,宣旨吧!”

征流寇的數次戰報,張世康早已通過錦衣衛傳到宮裡,因此獎賞的旨意也都是提前擬好的。

王承恩很快從手下人捧著的木匣子裡取出聖旨來,並當眾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臨禦天下,夙夜兢兢,宵衣旰食,唯願河清海晏,百姓安居樂業。

然逆臣賊子,包藏禍心,悖逆天理,以至社稷顛連,田舍荒蕪。

流寇肆虐,十又餘年矣,朕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以期天下太平。

值此危難之際,有子無忌,非凡勇毅,卓越智謀,厥功至偉。

以其謀略,衛我朝綱,以其忠勇,衛我百姓。

三年不至,使我大明換新顏,使宵小之徒,知我中國有人矣。

其功之高,於民之利,於朕之助,大明兩百七十餘年未見其右者也。

敕令,兵馬元帥、鎮國公加九錫之禮,劍履上殿之權,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賜蟒服一件,賞金千兩、銀一萬兩。”

這道旨意除卻內閣的幾個閣老知曉,其他朝臣都未曾見到。

以至於聖旨剛剛宣讀到這裡,不少朝臣都麵露吃驚之色。

當今天子對於張世康之寵溺,如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隻看張世康頭上那一連串的名頭就知道了。

但即便如此,加九錫之禮,仍舊讓所有人大吃一鯨。

九錫者,朱戶、樂縣、虎賁、斧鉞、秬鬯、弓矢、車馬、衣冠、納陛,等九種禮器也。

九錫之禮,是皇帝對有功之臣極高的榮譽,莫說大明曆史上未曾有過,就算向上追溯一千年,也未有幾人能得九錫之禮。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則更是彰顯特權和威望以及天子的信重。

但這事兒既然內閣的閣臣都知道,也通過了這道旨意,其他朝臣雖然震驚,但也很老實的沒有當著崇禎皇帝以及張世康和滿街的百姓的麵出言反對。

反正與他們沒什麼太大關係,他們倆高興就是了。

然而張世康卻皺了皺眉頭,當場表示了異議。

即使之前說功高震主是張世康偷懶的理由,但加九錫等等一係列的賞賜,還是讓那四個字在張世康的腦海裡浮現。

而且這次,是自覺的浮現,不再是偷懶的借口。

這賞賜實在是太大了,警鐘都不自禁的敲響了,讓張世康不自覺的想起那些曾加過九錫的家夥。

似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好可怕的!

他也不敢大聲說話怕掉了崇禎老哥的麵子,而是走到崇禎皇帝跟前小聲道:

“陛下,有點過了,這樣不好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