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戶部支出官員、宗室、勳戚俸祿支出一千四百三十二萬、西安鼠疫賑災支出兩百四十餘萬。
兵部支出一千四百二十四萬。
禮部支出九十六萬。
其餘皆為工部支出。”
一年支出九千六百多萬兩,赤字高達六千多萬兩,是全年總收入的將近三倍,放眼整個大明此前的兩百多年曆史,都是絕無僅有的。
接下來便是各衙門就自己的支出做闡明,戶部的俸祿支出自不必說,兵部尚書李邦華道:
“兵部支出裡,有四成乃是張閣老用的,包括那三十艘蓋倫船,以及虎賁軍、近衛軍的軍械等支出。
永寧軍的組建和征募支出也占了四成,今歲永寧軍征募士兵十八萬六千餘,此花銷乃是一應的軍服、軍餉、安家費、軍糧等等
剩餘兩成是今歲征伐流寇的一應糧草、賞銀、撫恤支出。
以上事項的花銷,臣每個月都曾向陛下以及諸位閣臣報備。”李邦華有恃無恐的道。
虎賁軍和近衛軍除卻軍械、糧草等後勤事宜的賬目仍由兵部入賬外,在統兵權、調兵權,乃至補充軍械、糧草的數額等,兵部都沒了處置權。
比如虎賁軍要更換一萬支魯密銃,隻要虎賁軍都督盧象升上報大元帥和天子並得到批準,兵部隻負責入賬。
但兵部也不吃虧,永寧軍的兵額是六十萬,預計將在三年內征召完畢,這是兵部的直屬,隻負責各行省治安的警備部隊。
見諸閣臣都沒有異議,此項支出也就一致通過,禮部的支出乏善可陳不值一提。
到了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範景文彙報時,範景文也從身後取出一本十分厚實的賬本來。
“工部支出中,有五千八萬四十一萬七千兩是今歲挖渠所用。
其中六成乃是支付先後征召的五百六十餘萬民夫的月銀,兩成半乃是這五百六十萬多萬民夫的夥食支出。
剩下的一成半乃是挖渠工程、器具、材料的支出。
除了挖渠外,今歲製造總局之各類工坊,包括造船廠、軍港、民港等建造支出,民夫、匠人、材料等等,合計是七百四十四萬兩。”
範景文一邊彙報,一邊翻過賬目的一頁繼續道:
“北方數省的水渠挖掘工作,今歲完成了將近六成,預計明年預算還需要五千餘萬兩。
製造總局各項工程大部已經進入收尾工作,預計明年年中,將全麵完工,工程預算大概還需要兩百餘萬兩。”
今年花了六千多萬兩,明年還要再花五千多萬兩,這還僅僅隻是工部。
接下來兵部也說了下明年的預算,永寧軍計劃再征募二十萬,一應軍營建造、軍服、糧草軍械、軍餉、安家費等等需要七百多萬兩。
另外是水師向鄭家、小弗朗機人訂購的戰船、火炮的尾款四百六十餘萬兩。
然後是禮部等其他衙門。
乖乖的隆地洞,崇禎皇帝有點坐不住了。
“海閣老,國庫存銀還有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