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我上早八!(1 / 2)

作為一個合格的甩手掌櫃,甩手的時候,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不能既要馬兒跑,還不讓馬兒吃草,該激勵就得激勵。

“公爺既然有令,我等自不會推辭,不過大體的方向和框架,還需公爺示下。”宋應星拱手道。

畢懋康、王徵、茅元儀等人也都先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這畢竟是理工科和農科的第一次科舉,很多事一旦定下,便成了規製,時間一久,也就成了祖製。

是以,理工科和農科考什麼,以及怎麼考,怎麼判定成績,都需要慎重的考慮。

宋應星如此說,也是其來有自的,張世康雖然確實在很少參與科研,但對大方向的把控上,卻讓眾人都很佩服。

眾人都落座後,張世康沉吟了一會兒道:

“此事我這些天也考慮了許久,首先一點,不論是理工科還是農科,最起碼都要識字會寫文章、懂數算吧?

這些得加進去,但理工科和農科寫文章,不需以八股文的形式,或是闡述本門類的議題,或是對某項技術的研究,都可以。

隻要能把所表述的技藝表達清楚,哪怕用白話來寫都行。”

就算是進士科,也不隻是考四書五經,除了儒家經典,也考詩賦、策論等。

但進士科發展到現在,八股文已經占據了太多的比重,張世康並不想讓理工科和農科,也被八股文所束縛。

文章要寫,但文章不該拘泥於格式,隻要把想要講的事講明白就行。

畢竟匠人有大文采者乃是鳳毛麟角,在寫文章的事情上,不能跟進士科這等文科生相比。

宋應星聽了後點了點頭,茅元儀已經開始拿著筆記錄了。

自打茅元儀被擢升為克虜伯之後,茅元儀已經不再希冀去軍隊打仗了。

他終於相信張世康沒有再忽悠他,好好在武器上下功夫,照樣也可以為朝廷立功,也照樣可以封爵。

自此之後,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兵器改良上。

作為兵器局的局座,茅元儀手底下正在研發的項目也很多,比如他正在與王徵合作,嘗試冶煉出韌性和硬度更合適的金屬,好打造出比敵人強度更高的冷兵器。

除此之外還有戰車的改良,盔甲的改良等等傳統戰備。

“當然,那隻是基礎科目,咱們的理工科和農科,當然是以技藝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標準。

隻是具體怎麼考,卻要下點功夫。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將具體的技藝考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考理論,也就是答卷考試,另一部分則為實踐考試。

答卷考試出題,自然是各門類的理論功底,以冶煉為例,如何將鐵礦石煉成生鐵,又如何將生鐵煉成熟鐵,如何加入碳,以提高熟鐵的強度,又如何將其他金屬以怎樣的比例融合,得到更好的合金?

題目可以以選擇題的形式,給出幾個答案,讓考生來選。

也可以以填空的形式,當然也可以是讓考生自己闡述寫出自己的見解來。

其他門類,皆是如此。

至於實踐,自然是各自門類的實際操作,這很麻煩,所以考題的選擇要有講究。

出題的核心是,要在儘可能簡單的操作上,判斷考生在其所學技藝上的真實水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