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達嶺下來之後,路況也逐漸平緩。
此時天色已經大亮,能見度高部隊行進也方便多的了。
從八達嶺到宣化這段路,部隊行軍依舊是一半徒步,一半是摩托化直至到了烏蘭察布。
抵達烏蘭察布後,部隊再次短暫休整。
接著就在烏蘭察布大草原,進行直升機訓練科目。
然後從空中長途奔襲,一百多公裡外的綏遠城。
也就是在‘呼市’機降,這次遠程奔襲大量使用的,還是米8中型運輸直升機。
算上武器裝備,一中隊此次共計乘坐五架米8進行長途奔襲。
馮辰也不是第一次坐直升機了,前世自已當兵的時候,還參加過一次‘朱日和’大演習。
也很榮幸的坐過一次米8直升機,說起來估計有很多人都會不信。
等將來到了新時代,我軍陸航部隊竟然還裝備著,不少爺爺輩老米8在超期服役。
雖然米8的最高升限4500米,正常載油航程也有570公裡。
但是米8的故障率很高,內部噪音也特彆大。
機艙內部比較簡陋,這也是毛熊的一貫毛病。
他們製造的東西向來都是~‘皮糙肉厚’耐用就行。
真要是一下飛出去,四五百公裡的距離。
等到了地方機艙內人員,戰鬥力都得下降不少。
但是當下受種種限製,我軍還不得不繼續使用。
不過好在這個藍星華國位麵,有劉文和馮辰兩個外掛。
這一世我軍的武器裝備,應該能快速發展起來。
不會再和各自的前世一樣,這款老米8直升機還要一直用到,未來24年還裝備著。
至於80年代買的黑鷹直升機,因一直難以複刻仿製。
直到更加先進的直20出現,但也依舊沒有全部被替換。
直-20和黑鷹直升機,都是中型通用直升機。
但是難以直接進行比較,兩者存在很大的代差。
從技術上來說,直-20得益於裝備材料都發展。
采用了先進的複合材料、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技術。
具有較高的機動性、隱身性和適應性。
可以在高海拔、高溫、高濕等惡劣環境下執行任務。
而現役的黑鷹直升機,在材料和飛控方麵有些跟不上。
但是其采用了先進的渦輪軸發動機、複合材料和先進的航電係統。
具有較高的速度、機動性和可靠性。
總的來說,直-20和黑鷹都是中型直升機,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
它們在軍事運輸、突擊登陸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並得到了各自國家軍隊的廣泛應用。
但是外界一直有個傳說,那就是直20是國產版的‘黑鷹’。
直20到底是不是仿製於黑鷹,對於這點也不好過多的評價什麼。
但是‘直-20和黑鷹’這兩款中型直升機,也的的確確非常相似或者隻是巧合。
不過個人認為這也沒什麼,這一世有了劉文和馮辰兩人。
等回頭將老M的‘支奴乾和魚鷹’,也給他複刻出來。
畢竟這和槍支一樣,要看在誰手裡用。
好人拿著能保家衛國,維護一方平安。
要是歹徒拿著,那就禍亂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