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雙手接過酒碗,先用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敬天!
再用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麵~敬地!
最後用無名指蘸酒,抹在額頭上,表示敬祖先…
弄完這一套後馮辰還問孟陽:“大哥!我做的對嗎?”
孟陽笑著說道:“你這是蒙古族的喝酒禮節,不過也行!”
接著孟陽又小聲的說道:“現在還沒消停,不然今天怎麼著也得給你弄個銀碗喝酒。”
馮辰也好奇的問道:“自家的東西也收啊?”
孟陽解釋道:“不是收,是怕人看到‘點炮’。”
馮辰拿起割肉的小刀,看了看說道:“這割肉的小刀也是個老物件吧?這還鑲著銀線呢!”
“這東西屬於生活用品,彆人也說不了什麼。”
這時馮辰又看到牆上掛著的熏魚,好奇的問道:“欸!嫂子也吃魚嗎?”
孟陽看了一眼牆上掛著的熏魚回道:“你說的那是蒙古人不吃魚和兔子。”
“在蒙古人的心中,魚是蒙古馬的靈魂,蒙古馬是蒙古人的好朋友,因此不吃魚以表達對蒙古馬的尊重。”
“此外,古時不吃魚也是為了預防水源被投毒,保護自已和馬匹的安全。”
“但是你嫂子父親是鄂倫春族,母親是蒙古族!”
“而且??鄂倫春族是以狩獵和捕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漁獵民族。”
“他們以前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森林地帶,氣候條件十分惡劣,他們主要依靠狩獵和捕魚為生。?”
“哦!了解.了解...”
一旁的烏娜吉也開口附和道:“現在一切都是集體的,也不讓隨意出去打獵捕魚了。”
此刻馮辰好像想起了什麼,又說道:“嫂子是鄂倫春族!我記得好像也屬於索倫三部吧?”
孟陽聽了之後,笑著說道:“你還知道這個呢!說的沒錯...”
這是烏娜吉也開口說道:“不過嚴格來說,‘索倫’也並不單指止我們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三族,前清時期的編製是八族!”
還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索倫是天上來臨之意,為古通古斯族,肅慎遺裔,滿人之先祖。
一種認為,索倫稱謂,是女真族於17世紀初葉。
在東北再次複興時,把黑龍江上遊的鄂溫克人,被認為是另一地區的女真人。
而以地域概念用滿語稱為“索羅乃”,(意為“河上遊”)的“索莪羅”(“自由民”之意),逐漸轉化為“索倫”。
索倫八部的由來是因為,清代中後期滿洲八旗疲弊。
而黑龍江駐防八旗官兵能征慣戰,為維護國家穩定和邊疆安定立下汗馬功勞。
其中以索倫、達呼爾、鄂倫春等最為強悍,戰將如雲、戰功顯赫。
圖襲紫光閣者大有人在,有“索倫驍勇聞天下”的美名!
當時有一個特彆現象~在黑龍江不問民族,概稱索倫,各民族都喜歡以索倫自號。
因當時東北是駐防八旗體製,黑龍江將軍轄區八旗。
由滿洲、漢軍、索倫、達呼爾、俄倫春、畢喇爾、巴爾虎、厄魯特8個民族部落組成。
號稱黑龍江“八大圍”或“八部落”,又稱為“索倫八部”。
“索倫,也稱唆龍、索龍、梭隆等,是清代少數民族語言,意為生活在山林的人~簡稱‘林中人’。”
“索倫是部落、是民族、是勇士,索倫是地方也是人名!”
馮辰聽了之後端起酒碗,對烏娜吉說道~
“嫂子!先不談前清的事,單論你們索倫部眾,北征S俄,南討N泊爾,西平準噶爾和其他地區的叛亂。”
“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完整,做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這碗酒我敬你!”
烏娜吉聽了也很感動,端著酒碗激動的說道:“國家還記得這些事?可這都是前清時期的事了...”
馮辰點點頭又說道:“不管在什麼時期,隻要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做過貢獻的,國家都會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