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西夏王陵(1 / 2)

馮辰聽了尉遲明的話後,笑了笑說道~

“沒那麼懸乎!三棱軍刺三條棱都沒有開刃,這也就意味著它隻能完成“向前捅”這個動作,其他例如砍、劈、削等動作統統與它無緣。”

“這樣功能單一的武器,更是隻能固定在步槍上使用,沒有獨立的使用價值…”

“可以說是除了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外,基本沒什麼其他優點了。”

“所以這樣的兵器,自然會隨著科技的發展,終究會被既能拚刺又能劈砍。平時還可用作戶外獵刀的~‘多功能軍刺’所取代。”

說著馮辰拿了一把81杠的軍刺說道:“現在我們使用的這把81式的~‘匕首型多用途軍刺’功能就很多。”

“除了刺、砍、剪、鋸、銼等多項功能,刀柄處還有一個指南針可以用來辨彆方向,刀柄內還有魚線、魚鉤、火石等簡單的生存工具。”

當馮辰剛剛介紹完這款刺刀的優點,一旁的唐連長和尉遲明一眾人。

一個個都馬上眼紅了,好像要立馬從馮辰手裡,將這把多用途軍刺搶過來。

唐連長直接又問道:“兄弟!你確定上麵很快,就會給我們換裝對吧?”

“真的,你就放心吧!”

尉遲明也是眼饞的說道:“哎呀!我要是能有一把這樣的刺刀就好了,就是以後我們在野外科考,那也是保護安全,又能便於我們工作。”

馮辰聽了之後,也隻是笑了笑沒說什麼。

這玩意現在自已人還沒全部裝備,更不可能給他了...

其實在前世‘81杠’的刺刀不是這樣的,原版‘81杠’的刺刀比較特殊。

它的刀板比較厚而且呈十字形,它是刀式刺刀和釘式刺刀兩者的結合體。

但也依舊是傳統類型的刺刀功能比較簡單,現在的藍星華國的這款‘81多用途軍刺’。

是劉文和馮辰兩人,提前將老美的‘M9式多用刺刀’,拿過來借鑒改造了一下。

按現在的時間推算,老美的‘M9式多用刺刀’還沒有問世。

現在的老美還用著,他們在60年代生產的‘M7式刺刀’。

所以劉文和馮辰提前弄出來“M9多用刺刀”,最起碼在這個藍星位麵也並不算抄襲。

一場關於武器的‘討論會’結束之後。

第二天一早!

科考隊就離開駐軍營地,直接向西夏王陵前進。

當車隊到達這裡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荒蕪。

此時這個西夏王陵還沒有開發,四周都是沙塵滿地,沒有一點植物毫無生機。

這個王陵地理位置西傍賀蘭山,東臨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

西夏王陵陵邑遺址,是一個平麵布局呈長方形的建築群體坐北朝南,方向南偏東20度。

遺址中圍牆、院落、殿堂等遺跡清晰可辨。

其表麵散布大量磚、瓦、瓦當、滴水、脊獸等建築材料,以及碗、盤、瓶等瓷器碎片。

遺址最外圍是一圈土築牆垣,殘高1米多,寬3米,南麵正中間的位置有城門遺址。

東、西牆南北兩端原似各有一座門址,西城牆開有一麵側門,並築有甕城。

秦教授和馬教授剛一到這,馬上就派人先盤點陵墓數量。

最後盤查得出西夏王陵一共9座,陵邑遺址1座,陪葬墓254座,窯址幾十處,祖廟1座。

總占地麵積大約58餘平方公裡,核心地區20.9平方公裡。

一共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餘座王侯勳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偉,布局嚴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