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築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
西夏王陵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佛教建築影響。
構成我國陵園建築中彆具一格的形式,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不過令秦教授和馬教授兩人,十分遺憾和悲憤的是他們來晚了。
這裡的很多王陵都已經被盜,很多陵墓都有盜洞。
不過對此馮辰也早就猜到了,之前阿爾寨石窟那麼偏僻的地方都逃不了盜墓賊的光臨。
在西北荒野中這樣一個龐大,又這麼顯眼的古墓群,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曆朝曆代的盜墓者。
為了避免王陵遭到進一步的破壞,秦教授和馬教授當即決定,立刻對王陵進行搶救性發掘。
首先來到的是在?西夏王陵中最大的陵墓,也就是到了後世的3號陵。
被稱為西夏泰陵或昊王墳?,景宗李元昊的陵墓。
泰陵的李元昊是西夏開國皇帝,武烈皇帝,墓號泰陵。
其陵墓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具有鮮明的曆史文化價值。
但是也就屬他的陵墓,被盜的次數最多。
整個陵墓周圍有好幾個盜洞,科考隊員準備從盜洞開始向下挖掘。
馮辰也跟著下來了,這次是正兒八經的陵墓,不是佛教祭祀的石窟。
剛剛下來馮辰就發現,一些盜綜小說裡古陵墓的建築樣式,這裡該有還是有的。
下來之後馮辰發現這個盜洞巧妙繞開了墓道,直接來到一處石門前。
不過此時石門已經被盜墓賊打開,墓門後麵還躺著一塊‘自來石’。
自來石是一種非常巧妙,和有效的防盜措施。
它利用了重力和摩擦力的原理,使得墓門在關閉後無法從外部打開。
隻有從內部推動自來石才能使其倒下,才能打開墓門。
也不知道盜賊是怎麼弄開的‘自來石’,估計是和當年發掘‘定陵’時,用的那個‘拐釘鑰匙’差不多。
將這種‘拐釘鑰匙’插入門縫中,套住‘自來石’在慢慢用力推動。
等‘自來石’居然立了起來,漸漸與地麵垂直呈90°角,在用力推動‘自來石倒地’,幾十噸的大門就轟然洞開了。
馮辰他們順著打開的石門進來後,首先看到就是古墓傾斜向下黑洞洞的甬道。
此刻馮辰的心裡,已經開始有點緊張了。
現在他的腦子裡關於盜綜小說裡,那些古墓中的機關跟放電影似的,刷刷的從腦子裡飛過。
就當馮辰和科考隊,在甬道內前進的時候。
突然馮辰發現在前麵,甬道的地麵上好像躺著一個人。
馮辰頓時感覺頭發都瞬間豎了起來,整個後背都有點發涼。
端起‘81杠’就大吼道:“有情況!”
接著馬上靠牆蹲下,並以跪姿射擊樣子舉槍瞄準前方。
科考隊的成員們,也被馮辰的喊聲嚇了一跳,都紛紛停下腳步。
秦教授倒是見多識廣,打著手電望了望前麵。
回頭對馮辰說道:“不用緊張!應該是死在這的盜墓賊。”
秦教授說了之後就要往前走,馮辰見此卻更加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