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抵達‘死亡之海’(2 / 2)

接又疑惑的問道:“欸,秦教授!這裡古時真有一條大河?”

秦教授歎了一口氣說道:“那是當然!曾經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樓蘭古國就在這裡。”

“而且在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

“此後,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而LB泊廣袤三百裡,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

“據說在曆史上,‘死亡之海’的最大麵積為~5350平方公裡。”

接著秦教授又小聲的說道:“72年我們從老美公布已乾涸的LB泊~大耳朵衛星照片以來,當時‘大耳朵’被認為是LB泊東湖的乾涸湖盆。”

“經研究人員由此推測發現,LB泊東湖連續向西延伸的湖岸線,由此測算出這裡古湖麵積,最大距離已經超過了1萬平方公裡。”

“隻可惜後來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人們拚命向塔裡木河要水。”

“近幾十年間塔裡木河流域,修建的水庫多達130多座,盲目地用水像個吸水鬼,終於將塔裡木河抽乾了。”

“致使塔裡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平方公裡,萎縮到1000平方公裡。”

“320公裡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

“到了60年代因塔裡木河下遊徹底斷流,LB泊也因此迅速乾涸。”

馮辰聽了之後,惋惜的說道:“太可惜了!要是LB泊裡還有水,這邊的環境也不至於那麼惡劣。哪怕不能耕種,放牧養些牛羊也不錯啊!”

秦教授笑著回道:“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終究還是會導致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

“而且我國本來就是一個缺水國家,?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這個排名在世界110不是位之後,屬於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12。”

“全國大約670個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現象,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個?。”

“還有就是因氣候導致降水模式變化,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此外,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而北方地區則較為匱乏。?”

聽了秦教授的話,馮辰突然想起來。

在前世從網絡中看到過,一直到了24年左右。

我國西北一些地區因乾旱少雨,至今還很多地方家家戶戶不得不采用,地下水窖來收集雨水來保障日常用水。

說到了水源,馮辰就馬上跑到物資車上,查看一下他們攜帶的水和物資還有多少。

還夠不夠他們穿越‘死亡之海’,而距離此地唯一比較近的城市也隻有三個城市~若羌、尉犁和且末。

還有一個羅布人村寨,但是以現在的條件想找到他們有點難。

而羅布人逐水而居,馮辰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到底在哪。

其實在前世馮辰也不大相信,‘死亡之海’處於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乾沙漠東麵。

這裡常年平均氣溫都在10度以上,夏季的最高氣溫甚至超過40度。

且晝夜溫差大,又刮著大風,怎麼可能適應人在‘死亡之海’居住呢?

後來馮辰也是在前世短視頻裡,偶爾看到在‘死亡之海’裡還,有這麼一個特殊的部落存在。

他們是維吾爾族中最古老的一支,而最準確的定義,可以稱他們是羅布泊的原住民。

羅布人也並非從其他地方遷移而來,而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那片區域,已有上千年的時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