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廚子護士搞研究(1 / 2)

了結了一份心事的王鵬飛,又有事忙了,每天一大早要去醫院送藥膳,回來要應付工作,還要抽空研究羊腸線的事。

這年代手術用的線,大多是棉麻線,手術後,傷口愈合得差不多後,要拆線,所以容易留下傷疤。王鵬飛是知道羊腸線的,名字叫羊腸線,但實際用的是牛腸上的纖維加工成的,這種線可以被人體吸收,從而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傷疤會小很多。

但這牛腸上的纖維要怎麼變成羊腸線,王鵬飛不是很清楚,但有了方向,他就不怕,有困難找領導。他的領導是誰?任勞任怨的李院長,神通廣大的李院長。

李院長聽了王鵬飛的要求,知道他想要給院裡用上國外手術用的羊腸線,對傷員的傷口愈合很有好處。現在有了方向,擺在麵前的困難有三個,一是需要樣品,二是要找專業的研究人員。

神通廣大的李院長在三天後弄來了一些國外進口的羊腸線,這些用量夠劉朝霞做三次手術了。

王鵬飛沒有馬上讓劉朝霞來做手術,經曆過職場的他知道,就算是要乾點私活,也不能這麼沒眼色,起碼要等自己的羊腸線有了眉目才能開始。

有了樣品的王鵬飛開始自己研究,但完全沒有基礎的他哪裡能研究個什麼出來,研究了兩天,他隻知道這也就是根線,很細的線。

沒辦法,找領導要研究人員,李院長召開了個小型會議,與會人員有醫療小組七個醫生,二個護士長,一個後勤主任。

李院長將事情做了一下介紹,大家都了解了情況後,與會的醫生有了不同意見,現在院裡事情太多了,建立模範榮軍院的活動正開展得火熱。

醫生護士們都圍繞著傷員的生活自理在想辦法,後勤人員在忙著幫助部分生活基本能自理的傷員進行培訓,大家誰的手頭上,事情都很多。

現在用的棉麻線就很好嘛,以前缺藥,手術後都是靠人硬扛,現在還有各種藥物配合,醫生們都不認為這個手術用的羊腸線有這麼急需。

但李院長不這麼想,王鵬飛過來後,起了多大的作用,帶來了多少改變,他是最清楚的。久經考驗的李院長知道,很多事往往是關鍵的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從而影響或改變了曆史。

但隻要是王鵬飛想做的事,他都要支持,想辦法也要做,但研究人員實在是請不到,現在國家到處缺人,沒見他連15歲的王鵬飛都敢用,說明缺人缺到了什麼地步。

“研究人員我們是請不到了,但是事情我們也要做,隻要是對傷員有利的,對國家有利的,我們都要想辦法克服困難,進行推動。這樣吧,王鵬飛同誌牽頭,各單位各出一個人成立研究小組,現在推薦人選。”李院長一錘定音了。

醫療小組的劉主任開始點將了:“趙南星現在負責傷員的術後恢複,主要也就是開開方子,指導做藥膳,相對輕鬆點,我們醫療小組就他負責吧。”

後勤主任叫韓國平,45歲了,是個老革命了,乾後勤有不少時間了。這事他也是趕鴨子上架,搞研究小組要後勤人員上,這也有點為難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