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根(1 / 2)

“劉老哥,你這就錯了,什麼叫教會徒弟,餓了師父,我是什麼人,我是港島人,呂宋人民的好朋友,隻要呂宋人民有需要,我一定提供必要的幫助。呂宋人民想拍自己的電影,我可以培訓人才,從台前到幕後,而且我保證,隻是培訓專業知識,不涉及其他。”

王飛是有底氣的,能來學的人肯定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反思,那就是認死理,第一批來學習的人,估計一定不會主動拍反美的電影,但拍多了呂宋過往的事之後,第二代、第三代電影人呢,沒什麼好拍的了,那反佛朗機人的曆史,反美帝的事,那可不好說什麼時候就搬上銀幕了。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承載著文化和曆史的記憶。

電影可以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的風貌和變遷,記錄下曆史的瞬間和人類的思想和情感。

同時,電影也會受到社會、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成為反映時代和社會的一麵鏡子?。

這些話可都是西方輿論為了推行他們的電影,說的話吧,我有選擇的搬過來,王飛用的就是陽謀,我不搗亂,我認真幫你們培訓人才,我還認認真真地收錢,但你的人回去後,自己反思了,第二代第三代出問題可就不關我的事了。

現在呂宋的電影市場可都是美帝的統治範圍,王飛估計這次放了兩場華夏電影後,可能會導致港島的電影一段時間很難打進來,但打不進來,我可以讓你們內部先分裂,不讓外麵的電影進來,你總得允許自己人拍吧?

這時候呂宋人的文化水平可不高,還不是人人都會說英語的時候,但普通人總有娛樂需求啊,看譯製片總是不夠爽的,普通人看不懂美帝電影的精彩之處,我們呂宋人自己拍一些普通人能看懂的電影,你美帝總不能隻自己吃肉,連湯都不讓我們喝吧?

這樣一來,這市場按語言來分,就一分為二了,英文片電影,呂宋話電影,以後再來個華語電影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啊。

劉老板不知道王飛為什麼要做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但他知道如果這事成了,他在呂宋高層心中的印象一定更上一層樓。

“好,王老弟,那就一言為定,我去上報,成立電影公司,招呂宋本地人,拍一個國父的電影,王老弟你可要好好把把關,這電影一定要一炮打響,不然我的名聲可就臭了。”

劉老板是個穩重的,他想先成立一家電影公司,先拍一部國父的電影,成功了,他再往上麵申請,建立呂宋自己的電影體係。

王飛其實也不願意放過呂宋這個票倉,道:“在商言商,劉老哥,如果要我幫手,這電影公司我可要占股份,器材我可以先租借你們用,但錢我也得算一份。”

劉老板一聽,更好,我還怕你不上心呢:“這電影對我來說可是外行,王老弟,沒說的,我投200萬,你幫我運作起來,你占30%,隻要這國父的電影拍好了,我立馬分紅。”

王飛不在意培養的電影人是劉老板的人,隻要是華夏人在管著,以後南洋的電影市場那就是華夏人的後花園,肉始終是爛在鍋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