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敏銳的捕捉到這一係列動作與眼神交流,心中感覺十分不悅,就嘟囔道:
“這些陳放千年、腐朽不堪的文章,本公主毫無興致!”
“公主此言差矣,《論語》乃是六經之精粹所在。
半部論語就足以輔佐君王征戰四方,也可以助力君王治理天下。
公主縱然年幼,亦不應輕視聖賢教誨......”
中年人顯然對朱媺娖所言頗為不滿,於是向這位年僅四歲的小公主,闡述起聖賢文章裡蘊含的深奧道理來。
卻被朱媺娖毫不留情的打斷了講述,說道:
“既然半部《論語》可助君王打天下,又可助君王治天下。那中華兩千多年來,為何每隔三百年就要改朝換代呢?
究竟是君王沒有學好半部《論語》,還是你們這些讀書人根本就讀不懂《論語》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多麼荒謬、可悲、可惡的一句屁話!”
朱媺娖所說的話就如同一把利劍,直直刺向中年人的心窩,把他氣得麵紅耳赤,原本還想繼續說教一番。
然而,當他目光觸及到眼前這個身高三尺的小公主時,心中的怒火仿佛突然間就失去了目標,無從宣泄,讓他幾乎陷入到了抓狂的邊緣。
無奈之下,他隻得對文華殿內的孩子們揮揮手,說道:
“下課,一刻鐘之後再重新開講。”
聽到這話,殿內的幾個孩子臉上紛紛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們在太子的帶領下,向中年人行過禮後,便如鳥兒出籠般飛奔而出,歡快的跑離了書桌。
這裡發生的事情,就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整個宮廷,很快文化殿訓導官就得知了此事。
這位忠誠的官員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就將此事上報給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
當王承恩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向崇禎皇帝詳細稟報後,崇禎皇帝卻不以為然的笑了起來,說道:
“你去把長平公主帶來,朕有些話要問問她。”
王承恩領命後,並未指派他人前往,而是自己前往文化殿尋找長平公主。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忖:
“皇爺平時對皇子的學習要求很嚴格,可今日公主殿下擾亂課堂,還當麵頂撞了太子少傅。
可陛下為什麼沒有生氣?難道這其中另有深意?”
當他抵達文化殿時,一眼便望見朱慈烺與朱媺娖正在一起玩投壺遊戲。
見到此景,王承恩加快腳步走上前,恭恭敬敬的施禮道:
“奴婢拜見太子殿下、公主殿下!”
朱慈烺見是父皇身旁的大太監王承恩,就好奇的問道:
“王公公,今日怎有空閒來此?”
“回太子殿下,奴婢奉皇爺口諭,請長平公主移步乾清宮問話。”王承恩連忙回話道。
朱媺娖正玩的興致勃勃,手中仍不停向銅壺中投擲著箭矢,似乎並未將王承恩所言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