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微微頷首,表示知曉,伸手拿起資料便開始翻閱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馬健父子當年率軍進京畿勤王的整個過程,就逐漸清晰的呈現在了崇禎眼前。
崇禎二年十二月十六日,靈山衛都指揮使馬健,與其子馬成率兩千名衛所士兵,奉詔書入京畿勤王。
一月三日急行軍到達香河縣,與駐守在當地的山東總兵楊國棟會合。
馬健借口士兵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兩次向楊國棟請求休整,索要糧餉武備補給。
楊國棟以其無理取鬨為由拒絕,並將靈山衛兩千士兵趕到營地外圍駐守,雙方為此而搞得關係緊張。
一月五日辰時剛過,馬健所部兵馬,突然遭遇到皇台吉長子豪格的襲營。
戰鬥隻進行了短短一刻鐘時間,馬健所部防線就被建奴重步兵衝破。
馬健身中三支箭矢,身負重傷,他下達命令讓其子馬成率兩百親兵向南撤退。
馬成接到馬健軍令後,當即就帶領兩百親兵脫離戰場,向南逃竄,對楊國棟要求他們原地堅守的軍令視若無睹。
在建奴騎兵的一路追擊下,馬成始終無法擺脫與敵人的糾纏,在南逃十五裡後,率先跪地向建奴追兵乞降。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混亂戰鬥中,靈山衛士兵的表現令人失望至極。
他們不但戰鬥力極差,馬健其人昏聵無能,臨陣指揮也是漏洞百出,完全無法組織起有效防禦。
馬成身為朝廷供養的六品武將,卻在關鍵時刻貪生怕死,讓人痛心疾首……
“啪!”
崇禎皇帝看到這些資料後,被氣得當場就拍了桌子,怒吼道:
“這兩個廢物!國家養他們又有何用?”
崇禎的眼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那場北京保衛戰本就是他的一段黑曆史,讓他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如今看到馬健父子竟然如此無能,這讓他當即就怒發衝冠,從龍椅上站起身冷聲說道:
“馬健統兵無能,死不足惜!馬成畏敵怯戰,貪生怕死投降建奴,本應株連三族才對。
想當年,五軍都督府、兵部、內閣都已經是仁至義儘了,僅僅隻是查抄了馬家的財產,削除軍戶籍貶為賤籍而已。
像馬健這樣的敗類,他所生養出來的兒子,又能是塊什麼好材料?”
王承恩見崇禎看到這些軍報後大發雷霆,心中不禁對馬健父子生出一絲憐憫之情。本想好意提醒一下崇禎,這些軍報奏本未必可信。
然而,他自幼便侍奉在崇禎身旁,深知這位皇帝剛愎自用的性格,心中剛剛閃過這個念頭,便立刻就打消了,規規矩矩低下頭看向自己的腳尖。
可崇禎卻將他剛才的神情儘收眼底,頓時火冒三丈,惱怒的向王承恩質問道:
“有話就直說,何必如此鬼鬼祟祟的?”
王承恩心中一驚,隻好硬著頭皮回答道:
“皇爺息怒,據奴婢所知,實際情況與這些軍報奏本上的內容略有出入。”
崇禎眉頭一皺,追問道:“有何不同之處?速速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