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中華商會(1 / 2)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結黨營私,卻唯獨將他這位大明皇帝孤立起來。想儘各種辦法來蒙蔽、混淆他的視聽,讓他難以分辨是非真假。

王承恩默默的將散落在地上的奏本逐一撿起,小心翼翼的放回到禦書案上。

他注意到崇禎靠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一會兒,崇禎從中翻出了內閣擬定的治罪奏本。他拿起朱筆,毫不猶豫的將馬健和馬成的名字從奏本中劃去。

緊接著,他又在內閣擬出的犒賞奏本上,用朱筆寫上了馬健和馬成的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有果斷的決策和公正的獎懲,才能維護國家的穩定和民心的安寧。

“膠東靈山衛指揮使馬健父子,不辭辛勞奉旨北上勤王,其忠君愛國之心,雖敗猶榮。

此奏本駁回內閣再議,為其父子平冤昭雪。

其子馬超年輕有為,當授遊擊將軍一職,自籌兵馬駐守神木縣長城一線,受延綏鎮節製。”

崇禎放下手中朱筆,重新審閱了一遍自己的批示,然後如釋重負的輕歎了一口氣。

崇禎七年的大明中樞內閣中,周延儒剛剛遭受彈劾告老還鄉,溫體仁借勢上位成為了新一任內閣首輔。

當溫體仁看到王承恩親自送來的奏本,看到崇禎皇帝的禦筆朱批後,心中感覺甚是不解。

他不明白崇禎為什麼會突然心血來潮,把幾年前的奏本翻找出來,又給出了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批閱意見。

而且還在奏本上直接寫下了處理意見,這完全不符合這位崇禎皇帝的做事風格。

要知道,他可是大明國皇帝啊!感覺滿意就隻需要在奏本上批寫“閱可”兩字,如果不合心意大可以駁回再議。

皇帝這樣做的好處甚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一在執政過程中出現任何錯誤,都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卸給臣子們去承擔。

因為皇帝從未給出過任何直接意見,僅僅是將不合心意的奏本駁回,然後讓臣子們去私下揣測聖意,並不斷調整奏本內容,直到皇帝感到滿意為止。

這樣一來,皇帝就無需為具體事件負責,所有責任都會由那些揣摩皇帝意圖並做出決策的臣子承擔,而皇帝自然也不會過度追究臣子的過錯。

可今日崇禎皇帝卻如此一反常態,竟然親自批注了處理意見,還賜予馬超遊擊將軍一職。這其中必然是隱藏著某些深意,

亦或者,這隻是崇禎皇帝一時興起,想要與內閣玩弄權術?畢竟,聖意難測嘛!

溫體仁深知官場如戰場,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如今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必須要小心應對才行。

於是,他決定先按兵不動,仔細觀察一番形勢再說,看看崇禎皇帝究竟意欲何為,同時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防不測之事發生。

溫體仁心中雖然滿是驚恐,但他那張平靜如水的麵龐上,卻看不出有絲毫情緒上的波動,對王承恩說道:

“王公公,請稍等片刻。這件事情我需要與吳宗達、王應熊、何吾騶、錢士升四位閣臣共同商議一番。

隻是,我想不通這位馬超究竟是何方神聖,居然能得到皇上如此垂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