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借貸市場(2 / 2)

無數的商人、工匠、農戶、軍戶,以及心靈手巧的手工業者,在這沉重的借貸壓力下艱難求生。

利滾利的高利貸模式,遠遠超越了正常商貿所能帶來的利潤,使無數人的夢想被殘酷的現實無情碾碎。

上海工業區雖然生產出了,大量備受市場歡迎的工業產品,但由於市場上的白銀供應量嚴重不足,陷入了一種尷尬的窘境:

“有市場需求,卻缺乏足夠的市場空間。”

追根溯源,乃是大明國的特權階層極度富有,而億萬百姓卻貧困潦倒。

天災人禍之下,百姓們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哪裡還有能力進行消費?更無法推動商貿市場的繁榮發展。

朱媺娖早在一年以前,便開始精心籌劃這場金融變革之戰,並為此做了諸多的準備工作。

她立誌要從北往南,掀起一場震撼人心的金融戰爭,為大明百姓謀福祉,為國家開新局。

在資本方麵,她擁有精心培育三年多的中華總商會。八十多位忠實的加盟商,在中華總商會的鼎力相助下實力大增,總資產已達到了一千多萬兩白銀的規模。

此外,上海工業區的產值積累也頗為可觀,目前已達三百萬兩白銀。

而且,中華總商會還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建立起了緊密的商貿關係,以三分利息向荷蘭人借貸了兩百萬兩白銀,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

這一筆筆巨額的資金儲備,就猶如一箱箱彈藥,為這場金融戰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論及靠山,她貴為崇禎皇帝的長女,手中握有的特權無人能及。

公主府內,軍隊、官僚、東廠、錦衣衛一應俱全,這一切,都將成為朱媺娖在這場金融商戰中,最為強大的後盾和保障。

更為關鍵的是,她手中還有一張王牌,那便是能夠攪動天下風雲的馬超。

馬超的力量和影響力,也成為了她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而且是對她有求必應,最堅定不移的鐵杆盟友。

朱媺娖的目標清晰而堅定,那就是要在北京賺銀子、割取韭菜,將利益讓渡給天下億萬窮困的百姓。

她要斷絕大明國與大清國的商貿往來,使失去大明國經濟支持的大清國,在這場關乎國運的經濟封鎖中徹底衰落。

隨後,她將帶著在北京獲取到的財富和經驗前往南京,繼續在那裡展開金融鬥爭,打破當地的金融市場壟斷。

最後,她的腳步將邁向廣州,從特權階層手中搶奪海貿的控製權,使上海成為與西方商貿活動的最大受益者。

朱媺娖堅信,隻要能成功盤活大明帝國存儲的天量白銀,讓白銀成為富民強國的工具,而非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到那個時候,全世界的物資必將源源不斷的湧向大明帝國。

屆時,何愁民不富、國不強?又何愁不能大興教育,引領世界科技的發展潮流?

大明帝國也必將走向繁榮昌盛,億萬百姓將迎來歡呼讚譽的新時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