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北伐構想(2 / 2)

鑒於目前形勢的變化,以及清國和明國的東西威脅,額哲宣布大蒙古國進入戰爭狀態。

所有民兵、工程兵、蒙古青壯集結起來,為保衛家園做好戰鬥準備。

梁江濤的第四軍和劉佳的第五軍,將同時展開征兵、練兵工作,肩負著保衛大蒙古國中樞的重任。

馬龍和高傑在黃埔軍校中相識,兩人脾氣相投,關係特彆好。一起相邀來找馬超請戰,卻被馬超轟出了司令部。

原因無他,河套兵力空虛,必須要留下有指揮經驗的將領看守。在這個關鍵時刻,可不能在全軍出征時,卻讓敵人給抄了老巢。

隨著時間的快速推移,出征各部的準備工作也陸續完成。全軍上下士氣高昂,每一名戰士都渴望著為了家園而戰,為了榮譽而戰。

他們等待馬超下達出征的命令,就像一群蓄勢待發的餓狼,隨時準備撲向敢於來犯的敵人。

而此時,喀爾喀聯盟的首領巴雅爾,還沉浸在自己開疆拓土的狂妄之中,認為人民軍軟弱可欺,認為清軍也變得越來越孱弱。

可他卻絲毫沒有意識到,一場針對他的軍事行動即將展開。他的狂妄自大,將會給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蒙古草原上的冰雪剛剛開始融化,春天的氣息悄然來臨。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裡,人民軍各參戰部隊跨出陰山山脈,向喀爾喀聯盟的軍隊展開了猛烈打擊。

狂妄的喀爾喀騎兵,前一刻還以為自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下一刻就在人民軍槍炮的打擊中,感覺到了如同世界末日般的恐懼。

人民軍的數萬大軍,就如同洶湧的洪水般,席卷了整個陰山北部草原。

按照總參謀部製定的作戰計劃,收複失地為第一階段戰役,要在半個月內速戰速決,不給明國和清國做出反應的機會。

人民軍負責擊潰並打散敵軍主力,然後再由蒙古騎兵軍追擊驅逐。沿途繞過千人規模的敵軍兵團,交給跟進的人民軍進行圍殲。

由於人民軍火力全開,參戰官兵作戰勇猛,第一階段戰役進行到第十日時,被喀爾喀聯盟侵占的大蒙古國土地,就全部被蒙古騎兵軍收複。

然而,草原上的戰鬥卻並沒有停止。一支三千人規模的喀爾喀軍隊,被第三軍圍在了希拉穆仁草原,核心區域就是原漢代的受降城。

本想采用和平手段解決的馬超,在得知被圍困的那支軍隊,竟然是屬於劄薩克圖部,而喀爾喀聯盟首領巴雅爾也在其中時,他隨即就改變了策略。

決定圍而不打,先擊潰入侵的其他部落軍隊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將被圍困的軍隊全殲。

此時馬超的心境,已經與一年前大不相同了,對這一時代的戰爭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那就是該殺人時就殺人,屠戮雖然會招來非議和仇恨,卻可以快速達成自己的戰鬥目標,減少人民軍在遭遇反抗時的損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