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森,自從你從中華軍事大學畢業後,本宮對你的忠君報國之誌深感欣慰。
但我華夏自古以孝治天下,你既是大明皇家海軍的將領,又是鄭遊擊的嫡子,本宮不想你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鄭森其實早就已經知道了,父親與上海工業區之間的那些矛盾,也得到了鄭氏船隊查扣上海商船的軍報。
如今被長平公主召見,就猜想到了其中的緣由,趕忙表態道:
“國家大義高於一切,學生身為軍人,自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堅決執行軍事部下達的命令。”
朱媺娖聞言,卻隻是淡然一笑,繼續說道:
“這次找你來,本宮是想讓你回一趟福建,向你的父親講明中日禁運的緣由,防止大明國內部再起戰亂。”
“校長,學生感謝您的信任。這次回福建一定勸說父親停止對抗,為大明帝國的海防統一做出讓步。”
朱媺娖聽到鄭森的回答,心中不禁對這位曆史名人欽佩不已,暗暗豎起了大拇指,繼續說道:
“你的表態讓本宮深感欣慰,但大明帝國的海防統一,也不能讓你們鄭家吃虧。
本宮允許鄭家可繼續擁有海防力量,還可以把朝鮮和遼東的航線放開,馬尼拉航線也可以讓出三成份額。
權當作為福建鄭家,在失去日本海貿後的賠償。”
“校長,如今大明國內戰亂再起,西洋人的武裝艦船大行其道。
學生在軍校中學習兩年,不但知道了天下的海洋利益,正在被西洋人逐步控製,也知道大明帝國的海防統一大業,如今已經迫在眉睫。
所以學生這次回家,一定會說服父親,放棄海防武裝,將精力放在海貿生意上,配合您收回大和商行對上海化工廠的壟斷。”鄭森一臉堅毅的說道。
朱媺娖見鄭森如此識大體,就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沉聲回應道:
“好,你既然有此覺悟,本宮也不妨向你透個底吧!
如今西洋各國對咱大明國極不友好。從年初開始,他們在與日本擴大海貿後,還對上海工業區采取了商貿禁運。
白糖、銅鐵、酒精、石油、油脂等原材料的交易量,已經比去年減少了五成,其中的白糖交易量已經降為了零。
來而無往非禮也!咱們上海工業區生產的商品,本宮也有選擇的進行了管控。
照此發展下去,估摸著西方列強就會依仗著船堅炮利,開始對咱大明國動手了。”
“他們敢!我泱泱華夏,豈能怕他們那些洋鬼子?”鄭森急聲道。
“西洋人有何可懼?至少本宮目前還不怕他們。
但打鐵也需自身硬,咱們既然已經發覺了西洋人的圖謀,那就不得不早些統一大明國的海防力量。
所以你這次回福建,可謂是身負保家衛國的重任。
如果這場內戰能避免,那本宮將會為你的父親請旨伯爵殊榮,對你鄭家的損失做出賠償。”朱媺娖鄭重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