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切的是魚片,不宜久燉。
到了成果貼板上釘釘的階段,李十三才有心思管另一邊的方嫻。
黑暗料理界?
名字聽上去像是做不好吃的東西,網絡上的“黑暗料理”大多是不會做菜的人、或是好奇心旺盛的人搞出來的奇葩食物,看著恐怖且難以下咽。
方嫻的菜品肯定不是理解中的那樣,否則早就被淘汰了,哪來的積分榜第一、第二名。
遠遠看去,方嫻手中出現圓柱形的特殊烹製容器,像是做五穀雜糧粥的機器。
構成非常簡單,外圍一圈薄薄的圓圈形成筒狀,上下各有蓋子緊扣,拆卸折疊後不會占太多空間。
看身邊兩具磺狼的屍體,可知她的主食材。
“張大毅,什麼是黑暗料理界?”
“你不知道嗎?”
“我哪知道啊,我第一次參加野外生存項目。”
收起意外的情緒,張大毅眼神堅定,“不知道黑暗料理界沒關係,你是我們經典料理界的人就行。”
講道理,李十三也不知道什麼的經典料理界,咱做菜隻是做個開心…
沒時間解釋,張大毅迅速催促李十三起鍋,帶著石鍋去始發點給評委。
薄魚片不能久燉,而且張大毅明顯希望在方嫻之前上菜。
收回烈焰馬,夢妖的意念移物控製住石鍋往評委席方向飄。
跑出大半段路程,回頭發現方嫻也完成了烹飪。
真的很快,李十三這邊有張大毅幫忙處理不少雜事,魚片烹飪時間短,所以完成得快。
方嫻單人搞定兩隻磺狼,居然緊隨結束。
仔細想想,李十三回憶起在江流提示後看過方嫻的比賽錄像,她似乎都是第一個上菜的,搜索食材和料理速度驚人。
野外生存項目本場限定時間是最常見的40分鐘,沒想到剩餘8分鐘時,選手們已經完成各自的作品。
哦,張大毅不算,他提前預知自己的行動綜合分幾乎清空,必定被淘汰出前十名,放手幫助李十三。
成菜!
評委將李十三的一部分菜品預留給工作人員,這才開始品嘗。
有張大毅的幫助,評價確實高出不少,但李十三更關心方嫻手裡那個圓筒形廚具裡裝的什麼食物。
換方嫻上菜,圓筒容器一開,高熱量的煎炸氣息肆意,讓李十三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人類對高熱量食物有著本能的向往,比如說炸雞、炸薯條、薯片,再到甜食。
這是真的是刻在DNA裡的**,不是玩梗。
高熱量的食物能維持生命延續,在古時進化過程中,從采摘到狩獵的變化使得人類獲取更多肉類蛋白,撐起大腦進化,脫穎而出。
因此大腦在代代基因遺傳中,本能地深深記得高熱量的重要性。
方嫻端上來的正是一組炸肉排。
簡單粗暴,沒有主食、沒有葷素搭配,李十三的魚鍋好歹有水筍調理營養均衡,方嫻就是粗暴的炸肉排,分量十足的肉。
肉,肉,肉!
一筒子的的肋排讓人垂涎欲滴,外邊有某種碾碎的堅果起到類似麵包糠的作用,因此夾帶著堅果獨有的香氣,消解掉磺狼肉的硫磺味。
油香中帶著奶香、果香。
這能叫黑暗料理?!
我看了都想抱起來狂啃。
李十三用一種極為離譜的眼神看著張大毅,等待他的回答。
但現在是評委品嘗和點評的時間,必須保持安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