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日後,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鐵帆城出發,沿著海岸線往北,目的地是徐州的鹽瀆縣。
能夠在數日之內,將一支龐大艦隊所需的物資和人員都組織起來,其效率在所有玩家勢力中算是數一數二的,這得益於領地內發達的物流和戰略布局司周密的布籌。領地內各地生產的物資和人力得以以最快的速度調往鐵帆城港口,而在沿海海域的海島上,艦隊能夠及時補充淡水、糧食等重要物資,確保艦隊遠航。如果說陸霜與軍團長的戰略部署是右腦在布謀全局,那麼戰略布局司則是這次行動的左腦,在短短數日之內便規劃計算好了所有的行軍人數、行軍線路以及船隻數量等,加上帝級文官帶來的工作效率的加成,這次策劃的行動正有條不紊地快速進行中。
鹽瀆縣正處於廣陵郡東海岸的中間位置,和海西縣一樣,是一座靠海的縣城,也是一座建有港口的縣城。地理位置決定了鹽瀆縣的海運十分便利,尤其是近期沿岸的海盜被鐵帆城海軍清剿完畢後,他們的帆船得以暢通無阻,雖然走遠一點要交“保護費”給鐵帆城海軍,但總得來說,鹽瀆縣的商會們還能接受物流成本增加,要是遇到海盜,人、貨、船都要沒。因為是近鄰以及航道的緣故,所以鹽瀆縣的商會們對飛天城的感情是比較好,對陸霜的好感度較高,很多時候艦隊缺乏的物資可以就地向他們購置。
鹽瀆縣的造船業非常發達,有兩座特級船塢,卻沒有王級船塢,但在廣陵郡中算是位列前茅的了,一些內陸的縣恐怕連特級船塢也沒。不過黃巾之亂爆發後,為了應對黃巾軍海軍的騷擾,鹽瀆縣的兩座特級船塢正在全力製造戰船,隻是特級船塢裡主持的雖然各有一位王級造船師,特級造船師也有,不過最多的還是初級造船師,導致生產高級戰船的效率並不快。
和海陵縣不同,海陵縣雖然版圖也是靠海的,但它的中心海陵縣卻是在海的另一邊,大部分的玩家勢力都會選擇在縣城附近,也隻有陸霜一個勢力有像樣的海軍。而鹽瀆縣卻不同,它的縣城是靠海的,也就是說中心是靠近海洋的,鹽瀆縣發達的海運和造船業也影響到了縣內的玩家勢力,這裡的很多玩家勢力都是有海軍的,儘管良莠不齊、整體實力低下,但聚起來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黃巾軍勢大,占領了不少朝廷陣營的領地,利用他們的船塢為自己生產艨艟等微小型的艇,對鹽瀆縣的海軍發動進攻。雖然玩家勢力的船塢大多隻是初級或中級船塢,隻能製造出艨艟等微小型的艇,和帆船差距極大,但奈不過黃巾軍的人數和船隻眾多,鹽瀆縣海軍哪怕派出二桅帆船參戰,在上百艘艨艟的圍攻下岌岌可危。
雙方的海軍經過數天的惡戰後,各自都是損失十分慘重,縣府與玩家勢力考慮過後,決定保留海軍力量,暫時讓出製海權,積蓄力量往後再圖打算。而黃巾軍的海軍也好不到哪去,他們要麵對的是縣府和玩家勢力的海軍,能夠逼得他們讓步就已經是極好的結果了,代價則是幾乎付出了全部的戰船。
畢竟黃巾軍的船塢多,而且製造艨艟這些微小型的艇所需的時間比帆船短,很快海麵上就陸續出現了打著黃巾陣營旗號的漁船或艨艟,在海麵上橫行霸道,一些係統刷新出來的海盜遠遠看見就溜了,根本不敢惹他們。
不過,過慣了橫著走的日子後,海上的黃巾軍隻把注意力放在縣城的船塢那裡,至於後方的海域,沒有多少人會在意,畢竟海盜不敢來騷擾,比較可能有海軍的海陵縣和海西縣又相隔較遠,不大可能會派海軍過來。
這一天清晨,海上彌漫著些許的白霧,一裡內的能見度還算好,對於漁船或艨艟來說這個距離足夠讓船上的人做出反應了。習慣了遊戲裡早睡早起作息的玩家們,一般都是早上六七點就起來乾活,有些勤奮點的玩家一大早就駕駛著漁船出海,多捕一個小時就能收獲多一些糧食。黃巾之亂爆發後糧食緊缺,為了緩解糧食緊缺的問題,黃巾陣營的玩家勢力們開始向散人玩家收購糧食,不少散人玩家見戰事一時打不起來,便“下海”捕魚,既能不陣亡又能打多一份工。
距離鹽瀆縣不到三十裡的南部海域上,兩位玩家兄貴正各自駕駛著一艘中級漁船在海麵上捕魚。四下無人,有清風徐徐吹過,漸漸吹散清晨的霧氣。兩船相隔不到十米,兩位玩家也是老熟人,一邊聊天一邊慢悠悠地撒網捕魚,要不是他們全是頭綁黃巾,恐怕有人會以為這是哪個時候的太平盛世、田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