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令月覺得,他們用不著為這事而擔心,“想通了”的小張良,會主動去做韓非的思想工作的。
現在的六國之人都還以為嬴政攻打其餘國家是為了要地呢,又有誰能夠想到,嬴政已經
下定了決心,要將山東六國囫圇個兒地吃下去呢?
隻要韓非與小張良存了“存韓”的心思,就會主動跳進嬴政的碗裡去。
至於日後,他們發現了嬴政的“真麵目”……韓非會如何選尚且不知,但張良卻不是個不顧時局,不顧黔首之人。
隻要張良看明白,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是經曆了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的天下蒼生的共同願望,在嬴政的治下,黔首們的日子能夠過得比戰亂時安穩富足,張良便會轉變態度。
正如原本的曆史中,楚漢相持之時,劉邦一度欲複立六國之後,身為故韓之後的張良卻勸阻了劉邦。
總之——往後的事,往後再說罷。
韓非本以為,自己被秦人強行要了過來,這一路上,秦人一定會輪番出馬,勸說自己為秦王效力。
誰知,秦人隻是拘著他,不許他隨意活動,秦軍將領與那姚賈都未曾來勸說他,這也讓韓非提早準備好的一番拒絕之語沒了用武之地。
過得幾日,小張良來看韓非,並未韓非帶來了一些新鮮的吃食——與韓非不同,這一路上,小張良還能自由活動。
在路過前頭那個村子時,小張良便在村子裡買了些果子與點心。
小張良仔細地將那果子擦了擦,而後遞給韓非:“公子,吃一些吧。良聽說你近些日子食欲不振,可是因為吃不慣乾糧?”
韓非搖了搖頭,苦笑道:“不,不必……喚我公子。我一個階下囚……算、算哪門子公子?”
他說話一著急,便容易口吃,與他交談有些累人。因此,儘管他有滿腹才華,在韓王室中卻十分不受人待見。
張良卻半點兒不嫌棄,耐心地聽他說著話。
他的態度,稍許撫平了韓非急躁的心情。
韓非從張良手中接過果子,口吃的狀況好轉了一些。
“早、早些年,我在外遊學,什、什麼苦沒吃過?怎、怎麼可能會吃不慣乾糧?我隻是……隻是擔憂哪。”
為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擔憂,也為韓國的命運擔憂。
韓非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與一個小童說這些,興許是因為,除了小張良之外,他無人可以傾訴了,又興許是因為,小張良是與他同病相憐的故國之人。
他的話雖未說完,小張良卻明白了他的未儘之語。
小張良白淨的小臉上,滿是與他的年齡段不相符的沉穩。
“公子不必擔心,秦人既點名要我們,便不會將我們拋在一邊。我們若能進入秦國朝堂之中,左右秦王的決定,便可為韓國斡旋,打消秦王滅韓的念頭。”
韓非聞言,雙眼牢牢鎖定張良,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這話,是你自己,想的,還是,秦人與你,說的?”
“是那秦國女將與我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小張良仰著小臉,認真地道:“既然我們入秦的結果已無法更改,倒不如想辦法為自己,也為韓國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韓非將手放
在了他的肩上:“好,好……日後,就由,我們來,來為韓國籌謀。”
躲在馬車後的姚賈將這一幕看在了眼中。
李令月見狀,挑了挑眉:“這下你總算可以安心了吧?”
姚賈衝著李令月一拱手,道:“一切果然如殿下所料。韓非與張小童願為吾王所用,我也可放心帶著他們歸秦了。”
李令月歎道:“可惜不能再去楚國溜達一圈,楚國的人才,半點兒不比其他國家少。”
劉邦最初的班底,可都在楚國呢,還有項羽手下的一些能臣也在楚地。
姚賈道:“招攬人才固然要緊,但對於王上而言,您可比那些人才重要多了。”
這一路上,姚賈已收到不止一封從鹹陽寄來的書信,問他們到了何處,並向他詢問大唐太女的喜好及習慣。顯而易見,秦國君臣都在迎接唐軍而做準備。
盟約雖已草草定下,但秦唐君臣雙方的第一次會麵,自然意義重大。
當然,李令月的權限要高於姚賈,若是她執意要先入楚,那麼,姚賈也無法違逆她的意思。
可於公於私,姚賈都不希望李令月這麼做。楚國疆域遼闊,環境複雜,與其餘幾國大不相同。在沒有萬全把握之前,最好不要深入楚國腹地。
李令月也隻是隨口這麼一說,她已帶著大軍在山東六國晃悠了大半年了。
眼看著就要入冬,她的大軍也該安定下來,好生歇息一陣子了。
且秦唐合作,並非通過幾封書信就能敲定,李令月也需要正式與秦王會麵,敲定諸多合作細節。
姚賈見李令月並未執意入楚,不由鬆了口氣。
數日後,唐軍抵達函穀關。
望著這座關隘,李令月這才有了些將要歸鄉之感。
隻是,也正是因為這座關隘的存在,讓李令月清晰的認知到,此處並非她的故鄉。
函穀關為先秦時代的雄關,秦有秦函穀關,漢也設了漢函穀關。
然而,隨著地勢變遷,函穀關的戰略地位逐漸被潼關所取代。
李令月率軍出征之時,曾不止一次地從秦函穀關與漢函穀關的舊址處經過,隻是那時,無論是秦函穀關,還是漢函穀關,都已成了廢墟,堙滅在時光長廊之中。
正如張養浩那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如今,李令月正走在這條秦漢經行之路上,認真地打量尚未廢棄的秦函穀關。
在這函穀關後,還有著巍峨雄壯的鹹陽王城,有著尚未被楚人付之一炬的鹹陽王宮,有著那留下無數傳奇,引起後人無儘遐想的大秦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