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淩義渠等人滿臉黑線,夢到天啟皇帝就夠神奇的了,居然夢到半月之後的事情。
“聖上,這開不得玩笑。”範景文說道。
施邦曜道:“臣附議。”
朱友健斜眼俯視施邦曜,心想,“自從見了你,就沒聽你說過第四個字。要不是曆史上你為崇禎殉國,我還真恨不得殺了你。”
“大膽範景文,竟然如此大不敬!”王承恩怒斥道。
範景文自知失言,連忙跪下請罪。
“無妨,免罪。朕不僅確定吳三桂必為朕所用,還很確定下個月十三日,闖賊將親率10萬大軍進攻山海關,建虜多爾袞更將率領8萬精銳,兵臨山海關外!”
朱友健的話如同驚雷,震的在場之人張口結舌。
“如果真如聖上所說,臣請聖上移駕南京。”淩義渠道。
朱友健笑了笑說:“卿等勿慌,目前隻等嶽班父子打造連弩即可,到時候我們萬箭齊發,殺他個片甲不留。”
“就怕闖賊和建虜兵力分散,且他們騎兵為主,這連弩難以奏效。”倪元璐說到點子上了。
朱友健讚許的看了看他,說道:“這個朕自有計策,到時卿等聽朕號令即可。”
倪元璐四人並不全信了朱友健,但是知道南下路途艱險,又看到連弩之威,有了些底氣,竟拋下斯文,赤膊下地,乾起了常日裡唾棄的木匠活。
“不愧是曆史上為崇禎殉國的人,真是忠臣啊!”
朱友健讚歎道。
朱友健回到自己軍帳,寫了兩份密旨,召來範景文之子範鉉超和倪元璐之子倪克凡。
對其耳語一番,遞去僅有的幾個金元寶和密旨,再三囑咐。
範鉉超二人便各自上路,再見時,就是兩個月後了。
處理完這件大事後,朱友健沒有太過重要的事情了。
他走出帳篷,巡視了一番工匠,來到倪元璐劃定的小型校場。
原來,在倪元璐的安排下,800士兵被分成兩隊,輪班做工匠和操練。
“承恩,倪元璐確實可造之材。以後必定能成為一代名將。”朱友健對身邊的王承恩說道。
“萬歲,倪大人確實能乾。這士兵操練的很是規整呢!”王承恩指著前方的兵陣說道。
“不過,朕現在急需的不是布陣的士兵,是特種兵!”朱友健說罷,朝著兵陣走去。
眾士兵見到崇禎走來,連忙下跪。
見到皇帝在和平時期是不可想象的。
現在雖然落魄、朝不保夕,但能跟皇帝朝夕相處,每個人神情激動無比。
倪元璐趕緊過來行禮。
“免了,汝玉,你挑五個最好的士兵出來,朕要跟他們過過招!”朱友健喚著倪元璐的表字,親切的說道。
“聖上,萬萬不可啊!聖上怎能……”
“這是聖旨!速去!”
倪元璐還欲爭辯,奈何聖旨一出,他彆無他法。
隻得硬著頭皮挑了五個小旗。
五個小軍官不知何故,個個緊張。
朱友健看到五人很是健碩,比較滿意,說道:“朕很久沒有與人對戰了,看爾等操練,手癢癢的很呢,我與你五人切磋一番可好?”
這五人頓時冷汗直流,不知道哪裡得罪的皇上,居然找這麼個理由要處死自己。
一個個拚命磕頭,口稱饒命。
朱友健很是無奈,他沒想到會是這個情況。
“朕哪說要殺你們,朕隻是看你們操練的熱鬨,想看看你們真本事而已。快起來!”
五人依次起身,卻不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