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倪元璐本能的反對這麼不合禮法之事,但是剛講出口,立馬頓住。
在此國家危難之際,連皇帝都淪落到隱蔽深山,還講什麼禮法!
倪元璐心中一橫,千古罵名就千古罵名吧,他高呼皇上聖明,五體投地而拜!
眾軍官見頂頭上司如此,心裡樂開了花。
這可是天子門生啊,他們祖上不是冒了青煙,而是祖墳火山爆發了!
所有人山呼萬歲,一拜再拜。
朱友健不是囉嗦的人,當即就講解現代搏擊術和擒拿術的要義,時而做個示範,眾人被這精妙的拳法折服,聚精會神的聆聽教導。
“承恩,你可學了個十之八九?”教授了一部分要義後,朱友健問身旁的王承恩。
“回萬歲,臣學了個十之一二。”
“嗯,你倒是謙虛。以你的功夫底子,全學會了也不在話下。你在這裡盯著,待他們學好練熟後,回去教給所有士兵。”朱友健說完,帶著倪元璐走向遠處。
看著皇帝和倪大人走遠,所有士兵高聲歡呼起來。
軍官們是皇帝徒弟,那他們就是皇帝的徒孫!
這是幾世修來的福緣啊!
一個一個摩拳擦掌,發誓絕不辱沒了天子門生的名頭!
遠處,聽到士兵歡呼的朱友健,會心一笑。
“汝玉,你也不要覺得朕這麼做不合禮法,如今之際,不用猛藥,難以救國!”
“聖上,臣不敢非議。臣慚愧之極。國難當頭,社稷危難,做大臣的無計可施,竟然要讓皇帝深入行伍,實在是……”倪元璐滿臉愧疚。
“不!”朱友健打斷他,說道:“我朝太祖、成祖,不都是自行伍出身,上過陣殺過敵。
成祖當年,還不是800護衛起事,最終傳承大寶至今麼。
朕現在也是800勇士相隨,不出三五年,必定能重登九五,萬國來朝!”
倪元璐心中駭然,他從不知道崇禎竟然有如此胸襟。
朱友健停下腳步,盯著高空,沉聲道:“自英宗後,皇帝被囚在高牆內,不見刀兵,不知民間疾苦,才有今日之禍!”
倪元璐沒想到崇禎會用“囚”這個字眼,心中掀起驚天駭浪,他敢聽,但不敢過多置喙,隻是靜靜站在原地。
“你不必驚慌,朕隻是有感而發,沒其他意思。走,隨朕去看看我大明中興利器——崇禎連弩。”
朱友健帶著倪元璐視察工地,很是滿意,連連誇讚,弄得士兵們受寵若驚。
午後,受到皇帝誇獎和勉勵的士兵,滿臉神氣的走向校場,要去吹噓一番。
可是聽到校場的士兵竟然成了皇帝的徒子徒孫,頓時羨慕之極。
本以為自己已經光耀門楣了,誰曾想操練的士兵已經光宗耀祖了。
一個個長籲短歎,隻恨自己沒有福澤!
誰曾想,下午的操練剛剛開始,皇帝竟然再次駕臨,再次上演了一挑五的壯舉,再次現場收徒。
所有士兵山呼萬歲,誓死效忠。
隨後,朱友健趁熱打鐵,宣布重新改編這800人的從龍之軍。
大軍納入了四位大臣帶來的的家丁和新招的壯丁,合起來千餘人,命名為飛龍軍。另外還有100人組成的嶽家軍,專門打造崇禎連弩。
飛龍軍分設四個官級。
每10人,選任一小旗,管理9位士兵。
每50人,選任一總旗,統領五位小旗。
每250人,選任一把總,統領五位總旗。
這1000人,選任一千總,統領四位把總。
同時製定了各種軍規,保證軍令暢通、嚴格執行。
因崇禎威信正隆,軍事改編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