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荒地難墾(後天上架,求首訂)(1 / 2)

得知有騎兵衝來,太子屬官更是驚懼。

此地屬於蒙古部族控製的地界,一旦蒙古人有異心,太子危矣。

太子不論是被俘還是被殺,自己都要擔責,砍頭都是輕的,故而一個個麵露緊張之色。

不多會,馬蹄聲漸近,已經能看清來人服裝,黎啟武仔細眺望了半晌,長舒了口氣,道:“是關寧軍!”

朱慈烺聽了,派人前去接洽。

很快,一個全身穿甲的年輕人縱馬而來,距離太子護衛百步時,翻身下馬,一路快跑過來。

朱慈烺看著來人,雖然知道定是自己人,但是一時猜不出其身份。

“來者何人!”黎啟武大喊。

來人聽到,連忙駐足,大聲喊道:“臣乃遼東都指揮使司、遼東侯吳三桂之弟,吳三輔!奉遼東侯之命,率精銳騎兵,前來護送太子回京!”

朱慈烺打量吳三輔,隻見他鐵甲鐵帽,麵色黝黑,虎背熊腰,很是威風。

對於吳三桂的身家,朱慈烺倒是了解一些。

吳三桂之父吳襄,祖籍江蘇高郵,明朝天啟二年武進士。崇禎年間先後任都指揮使、都督同知、總兵二中軍府都督等重要職務。

崇禎四年八月,皇太極於發動“大淩河之役”,任遼東總兵的吳襄在赴援時逃亡,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降清,孫承宗罷去。直到李自成圍城北京時才複啟用,掌管京營。

吳襄生有三子,長子吳三鳳,在崇禎十五年和舅舅祖大壽一起投降了建虜,現在被軟禁於盛京。

次子吳三桂,今年34歲。

三子吳三輔,今年26歲,成年後跟在哥哥軍中任職,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也沒有什麼顯著的功績。

朱慈烺聽是吳三桂派他來護駕,心道:“應是遼東侯送給自己弟弟的功勞,同時結交自己這個未來皇帝。隻是用意太過明顯了,雖然不好拒絕他的好意,也不好真讓他動用義州兵馬千裡迢迢來護送自己。”

想到這,他朗聲道:“吳三輔,你既然來了,就隨本宮南下吧,等到了長城,即刻折返!”

吳三輔聽了,大喜道:“臣遵旨!”

至此,朱慈烺身後又多了一個跟屁蟲,三人一路上偶爾說說話,倒也不悶。

朱慈烺看著荒蕪的曠野,突然開口說道,“本宮這兩三個月,從京師到山海關,從山海關到蒙古東部,走了不少地方。”

黎啟武和吳三輔聽了,快步跟上,仔細去聽。

“本宮見曾到了無數良田,也曾見到很多荒地。

都說百姓沒有自己的耕地,因而吃不上飯。為何,不去開荒?就算是百姓愚鈍,那些官員為何不組織轄地內的百姓開荒?”朱慈烺頗有些不恥下問的意思。

黎啟武是巡撫之子,自小錦衣玉食,哪去過農地,自然不知,聽到太子如此問,也很好奇。

吳三輔年紀比朱慈烺這二人大了十歲,又久在遼東軍中,曾視察軍屯,也跟隨士卒開荒,吳家也有大片的私田,所以是知道一些的。

他緩緩說道:“回殿下,即使有荒地可以任由百姓去開墾,但是百姓可承擔不起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