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荒地難墾(後天上架,求首訂)(2 / 2)

朱慈烺疑惑:“為何?在新地上辛勤耕地、播種、除草除蟲,等秋收了,不就豐衣足食了!怎麼承擔不起?”

“殿下,開墾荒地,就得用牛,用犁,用人,用種子,要有活水。可無地百姓本就一貧如洗,根本不具備這些條件,談何開荒?

他們的現狀就是幫地主乾農活,地主分點糧食給他們,也是吃了上頓愁下頓。

如若離開地主,空出來一年時間去開墾,沒有地主提供的那點糧食,他們就沒有了吃的。

難道忍饑挨餓去開墾嗎?哪有人能撐過一季,何況還有養家糊口。

吃喝都愁的農民根本邁不過這個門檻,對於他們來說,開墾荒地,提都不敢提,想都不敢想。”

朱慈烺沒想到開荒還有這個先決條件,頓時感覺自己想簡單了,道:“你繼續說下去。”

見自己能幫太子解惑,吳三輔大喜,緊急構思說辭,繼續說道:

“而且開荒的周期長,即使地主也不敢隨意開荒。

因為,如果遇到了乾旱天氣,要花費一大筆錢去抗旱。如果遇到了多雨的天氣,又要話花費一大筆錢去抗澇災水災。

其中存在無數的隱患和風險,一個不小心就顆粒無收,白白浪費了一年的勞作和投入。彆說一貧如洗的赤民,就是普通的地主富戶,也是難以承擔。”

朱慈烺聽了微微點頭,連黎啟武也聽得認真。

吳三輔很是自得,繼續說道:“此外,百姓一年到頭裡都在地裡忙活,很少能有放鬆的時刻。一年裡,最多有幾個月的農閒時間,可是還要服徭役呢。”

“徭役?”朱慈烺問。

“我大明徭役分為三種,一為裡甲役,裡甲役即一裡的事務,二為均徭,即供官府經常性的差役,三為雜泛,為臨時派遣的一切差役。

農閒時間,百姓就得參加這些徭役,他們或者是參加修建運河和宮殿、城牆這些工作,或是諸如運輸物、隨軍出征等事,一年下來根本沒有時間開荒。”吳三輔道。

守著太子,他沒敢多說,其實,明朝徭役對百姓的壓榨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百姓不僅僅要出去沒日沒夜的做工,還要自備乾糧,經常因為缺少糧食和繁重的勞作而倒下,餓死、累死在徭役時期。

同時有官員借著徭役的名頭,讓百姓給自己乾私活,給自己開荒、蓋房、挖水塘,瘋狂的擼朝廷的羊毛。

吳三輔不敢多說這一類事情,將話題轉回到開荒:“退一步來講,即使有這個財力和人力,地主富戶也不敢隨意開荒。”

“這又是為何?”朱慈烺不解。

“我大明土地,要麼是軍屯,要麼分給了勳貴,那些看上去無主的荒地,其實大都封賞了出去。屬於私人財產。

平頭百姓一旦隨隨便便去開墾,可能立刻就會惹上官司,辛勞白費,開墾的荒地也得不到,還得賠上一大筆官司錢,嚴重的甚至會鬨得家破人亡。”

“原來如此。”朱慈烺點頭,心道:“怪不得朝廷抵報上說,父皇抄沒了罪官家產才能分給百姓。”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125章 荒地難墾(後天上架,求首訂))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