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兩大銀礦(打賞加更)(1 / 2)

感謝‘毛衛’第二次的10000點打賞。

小女子受寵若驚,無以為報,隻好加更。

--------------------------

“鹽、酒、糖、茶、絲、鐵、瓷,這七個產業,暫時收歸官營!期限麼,先定個五年!”崇禎朗聲道:

“鹽稅之前就與你們討論過,當時朕安排給孔卿了。

前些日子孔卿上了奏報,看上去效果還算不錯。

山東和京畿二地,這兩個月的鹽稅,已經超過去年半年了。

孔卿,你將鹽稅改革之法,講給大家聽聽。”

孔夢昌聽了,直了直腰杆,很是自得,朗聲道:

“臣奉旨督辦鹽稅改革兩個月了。北方三省的新晉官員,非常配合臣的動作,所以改革甚是順利。

具體情況是,臣先調查了食鹽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發現闖賊肆虐京畿前,食鹽出場價50文,而賣價是300文。

中間多出的這250文錢,都被鹽商鹽幫和稅官、地方官截走了。甚至鹽稅也被層層截留,朝廷拿不到四分之一。

等朝廷趕走闖賊後,鹽價再次飆升,到了370文,百姓已經到了吃不起鹽的地步。

臣看事態如此緊急,擔心生了民變,但又來不及慢慢整頓苛政舊疾,所以,臣直接拿下了所有特許鹽商和鹽幫的人,抄沒了他們資產。”

李邦華聽了一驚,心道:“這個孔夢昌可真是大膽啊!”

崇禎點頭,道:“做的很好,繼續說。”

孔夢昌更自信了,“臣接下來取消了特許製度。向沿海和鹽礦附近的百姓廣發告示,宣布製鹽不再壟斷,所有人都可以製鹽。

但是隻能按50文的價格賣給朝廷的鹽政司,再由朝廷以60文的價格,賣給來采購的鹽商。

同時,取消了食鹽的人口稅,隻收商稅。

也就是說,在鹽商向鹽政司采購時,征收鹽稅,收稅就能一步到位!

百姓不再參與到交稅的過程,更加擁護朝廷。

同時,臣用抄沒來的金銀,開設了四處公立鹽場,按照皇上給的新法製鹽。”

“新方法?”李邦華詢問。

“是的。如今,登州、萊州、膠州、天津等地的海鹽已經量產,用於穩定市場和控製鹽價。

現在,百姓買鹽,隻需要100文錢。”

聽到這,李邦華暗暗點頭,“皇上慧眼識人啊!孔夢昌真是個乾才!”

崇禎很是高興,緩聲道:

“鹽稅改革有了如此成效,不僅增加了朝廷稅收,還減輕了百姓負擔,又幫地方官員減去了收稅的壓力,可謂一舉多得。

既然鹽稅可行,那麼酒、糖、茶、絲、鐵、瓷這六種特殊物資的改革,就可以效仿了。”

孔夢昌連忙道:“臣請命,領銜開展酒糖茶絲鐵瓷之改革!”

“好!”崇禎點頭,“你政務頗繁重,改革之事也不需麵麵俱到,要學會組織手下官員,著重培養能獨當一麵的新人,將來才好將改革之事,在全國推廣!”

“臣謹遵皇上教誨!”孔夢昌認真答道。

“好,此事就如此定下了。”崇禎說道,“說完向百姓伸手要錢的事,朕要說說第四個財源,向大地直接要錢!”

向大地直接要錢?李邦華有些疑問,自問,除了田賦,還有什麼方法?

看到李邦華皺眉,崇禎也不願意繞彎子,直接說道:“開銀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