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打掃了一下小辦公室,陳露陽拎著暖壺去打了兩壺熱水,回來先給自己泡了一杯茶。
茶葉和水杯還是陳母特意從櫃子上麵的抽盒裡拿出來的。
茶杯是當年陳父陳母拔河比賽迎來的獎品,搪瓷的,紅彤彤的,看著就喜慶。
這麼多年,陳母因為喜歡上麵的牡丹花,一直沒舍得用。
知道自己兒子上班工作了,
陳母特意把茶杯掏出來,仔細刷乾淨,還拿了一包茶一起給陳露陽帶了過來。
小茶泡上,陳露陽正準備看看窗外的景色,舒緩一下心情。
郝逢春捧著一摞資料走了進來,資料的最上麵還壓著三本厚厚的字典。
“這些是初步的一些資料,稿紙我已經去辦公室申請了,但是負責這事的同誌現在正忙著招工,要一會兒才能回來,等他回來了我就去後勤取。”
陳露陽不好意思了。
“郝叔,你即是我領導又是我長輩,這種跑腿的事兒交給我就行了。”
“哪有讓你這麼大領導親自跑雜事的道理!”
郝逢春笑著擺擺手:“咱們不講究那個。”
“你也看到了,現在車間算上你我才18個人,人手不夠,有活大家一起跑。”
“隻有18個人?”陳露陽驚訝的出聲。
他剛剛借著收拾衛生的機會,將融合車間裡裡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打量了一個遍。
整個車間除了地方大,壓根就沒有幾個人。
就這麼十來個人,怎麼研發小汽車啊!
“現在雖然人少,但等以後,全廠的工人都會是融合車間的工人。”
郝逢春耐心的解釋:“現在國內的汽車結構是缺重少輕,轎車為零。”
“廠裡改革的事兒,你應該也聽說過。”
“最初國家大力發展石油開采,針對市場需求,我們開始開發石油鑽頭產品。”
“後來發現鑽頭不能解決,我們又開始弄縫衣服的絞邊器、獵槍和紡織設備,但規模都不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萬人大廠的吃飯問題。”
“繼續小打小鬨搞這種缺乏競爭力的低檔貨,不可持續,要乾,就要造附加值更高的汽車!”
陳露陽聽到這,總算是大概明白了廠裡改革的內容。
合計大廠改革,主要還是解決大家吃飯的問題。
郝逢春歎了一口氣,開口道:
“理論指導實踐,隻有先把其中的關鍵技術搞明白,才能著手進行生產。”
“造飛機,我們駕輕就熟。”
“但是造汽車,我們真的是兩眼抹黑,什麼也不懂。”
“哪怕買來了國外的技術,但是其中的很多環節還要去學習摸索。”
“而你,就是我們學習摸索的橋梁!”
郝逢春一臉器重的看著陳露陽。
“雖然我們也都學了一些日語,但是水平都有限,學的也很粗淺。”
“隻有你才能將材料完整的翻譯出來。”…。。
“可以說,現在整個融合車間的核心都在你身上,千萬不要讓我們失望。”
“郝叔你放心,我知道輕重。”
陳露陽本就是做編譯出身,對於翻譯的準確性和嚴肅性把握尤為深刻。
寧可一字不譯,也不能錯譯一字,否則就是造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