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學院規矩(1 / 2)

大人們在那兒議論紛紛,孩子們心裡亦是各有盤算。葉大妞自前天起,便似驚弓之鳥,每日都勤快得很,起得比那打鳴的公雞還早,晚上等家人都睡了才敢合眼,就怕奶奶一個不順心,便把自己給賣了。其

實她心裡明鏡兒似的,曉得自己多半是逃不過被賣的命數。

此刻聽聞大人們說起女學之事,她下意識地摸了摸癟癟的肚子。

這肚子餓了太久太久,她都快忘了飽腹是啥滋味,心裡不禁泛起一絲期待,想著:真能去那女學吃飽飯嗎?

幾個小些的孩子,聽著大人們的交談,雖不太懂啥是上學,可瞅見奶奶那眼神在自己身上掃來掃去,心裡直發怵,都一個勁兒地往娘親和姐姐身後躲,小身子越縮越小。

年紀最小的那孩子,聽到要把自己送走,眼眶裡的淚珠子就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吧嗒吧嗒直往下掉,小嘴一撇,眼看就要哭出聲來。

又被二妞給捂住嘴巴,二妞生怕她哭鬨起來討人嫌,引起奶奶的注意從而招來一頓毒打。

葉老三聽著眾人的討論,沒多久,一家人竟都同意了將女孩們送去女學的事。

葉老三捧著碗,吃飯都覺得更香了。在他心目中,那些辦學校的讀書人能有什麼好心腸?

放著有錢人家的子弟不教,反倒免費讓他們這些窮苦人家的女孩讀書,無非是想貪圖一些年輕的女子,從小培養,指不定背地裡玩得多花呢。

不過他也想好了,等時候到了,自己再去把孩子們都接回來,賣個好價錢。他暗自尋思,他們若是敢不給,自己就鬨到官府去。

想到此處,他的目光又在五個子女身上打量了一圈,那眼神就像是在評估幾件待價而沽的商品,心裡不住地盤算著:這幾個丫頭,將來能值多少錢呢?

天下確實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即便蘇婉青等人的宣傳做得極為出色,可這種疑慮的想法依舊在百姓當中迅速蔓延開來。

畢竟,平常百姓平日裡鮮少有什麼娛樂活動,茶餘飯後就愛聚在一起嚼些舌根子。

往往是今日聽聞天上掉下一個雞蛋這般小事,明日就能被傳成天上來了一條龍那般荒誕離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謠言紛紛,還是有不少人陸續把家裡的孩子送了過來。

他們之中,大多數人的想法和葉老三如出一轍,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妄圖從書院中謀取些利益。

不過,也不乏一些知道惠和郡主和沈璃身份的人,他們真心為自家閨女好的人家

。總而言之,書院的招生在曆經波折後,好歹是初見成效了,邁出了艱難卻又充滿希望的第一步。

但有時人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

書院前,仿若成了一個熱鬨非凡卻又混亂無序的集市。前來報名入學的人浩浩蕩蕩,隊伍如長龍蜿蜒曲折,不見首尾。孫啟文站在一旁,扯著嗓子努力維持秩序,可呼喊聲太多,他的嗓子早已沙啞得近乎難以發聲。

人群裡,形形色色的家長帶著自家女兒。那些女孩們,有的衣衫襤褸,甚至連雙鞋子都沒有,腳丫子踩在地上,臟兮兮的。

有的還掛著鼻涕,小臉被凍得紅撲撲的,眼神裡滿是懵懂與不安。更有甚者,拎著看起來不過三歲的小丫頭,卻硬生生說小姑娘已經五歲了,執意要把小姑娘扔在這兒。

仿佛一夜之間,整個青州的窮苦人家都聽聞了消息,都想把家中尚無勞動力的女兒送來書院。

惠和今日滿懷熱忱地前來協助登記入學之事,未料遭遇的儘是些蠻不講理之人。瞧著眼前那連話都說不利索的小丫頭,家長卻硬說已滿五歲,非要將其留下。

惠和郡主耐著性子,和聲細語地勸說麵前的婦人:“您這孩子著實太小了,書院的課程繁重,她恐難以承受,您還是先帶回去吧。”

可那婦人仿若未聞,固執己見,甚至作勢就要將孩子直接丟在此處。

惠和郡主見此情形,終於忍無可忍。她蛾眉一蹙,眼神中閃過一絲淩厲,輕輕抬手示意。身旁的護衛心領神會,立刻上前阻攔那婦人的魯莽行徑。護衛們身姿矯健,動作迅速,瞬間就將婦人圍在中間。

周圍的百姓眼見護衛們真的拔刀出鞘,寒光閃爍,皆麵露驚恐之色,人群中發出一陣輕微的騷動與吸氣聲,眾人紛紛後退幾步,眼神中滿是畏懼與忌憚。

而那些孩子們,原本就在這混亂嘈雜中嚇得瑟瑟發抖,有的甚至小聲哭泣起來。此刻見護衛們動了真格,更是嚇得不敢出聲,小臉煞白。

不過,也正是因為惠和郡主這雷厲風行的舉措,此後的秩序竟奇跡般地好了起來。

不再肆意插隊、吵鬨,都乖乖地按照順序排隊等候,孩子們也安靜了許多,隻是偶爾還能聽到幾聲低低的抽噎。

蘇婉清正一邊安排人手忙於招生之事,一邊眉頭緊皺,頭疼不已。前來之人比她預想的還要多出許多,當下最為棘手的便是,到何處去尋這麼多夫子來授課?

恰在此時,薑毅臣領著幾位朋友前來。薑毅臣朗聲道:“知曉你這邊忙碌非常,我便帶了幾個朋友過來幫忙。”

蘇婉清抬眼望去,隻見其中有一位正是當日在淑雯先生的嚴苛考校下仍能寫出佳作的林啟。

林啟生得一副憨厚麵容,眉眼間透著斯文之氣,此刻略帶靦腆地站在那裡。

他見了蘇婉清,微微拱手行禮,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

林啟當日聽聞蘇婉清在台上的一番辯駁之詞,便已佩服得五體投地。

待他上台應對書文先生後,對先生的學識亦是心服口服。

今日,他更是特地懇請薑毅臣帶他前來,好能出一份力。蘇婉清對他頗有好感,心中暗忖,此等謙遜好學又熱心之人,正是當下書院所急需的助力,遂欣然應允讓他們留下來一同幫忙。

有了這些人加入幫忙登記事宜,諸事進展順遂,效率大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