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話音才落,下麵就有人笑了一聲:“左相此議,為免著急了些。”
看去,卻見是林知賢身旁的一名朝臣,若我不曾記錯,那是司徒楊鑒。
他看著董裕,道:“上皇成婚前,朝中提請上皇一並采選,擴充後宮。上皇答曰,古來聖賢君王,皆已天下為先,不縱私欲。當今天下初定不過三年,采選之事無不耗費國庫,滋擾百姓,故不可為。當下,上皇大婚已過,若又另開采選,豈非違了初衷?”
旁人紛紛附和,有人道:“曆來天子采選,不出京畿。上皇在洛陽,名冊自當出自洛陽,彆處便不必操心了。”
一時間,七嘴八舌。
明玉坐在那裡,見我看向她,仍是那副似笑非笑的神色,將一枚瓜子嗑開,仿佛一切與己無乾。
我無奈地收回目光。
董裕方才提起此事,大約是試探。他並非真要將采選名冊再度塞到子燁麵前,而是打算勾起洛陽這邊朝臣的話頭,聯合他們,一並勸子燁。
但明玉直接臨門一腳,將窗戶紙捅破了。
洛陽這邊的朝臣,知道董裕竟然連名冊都準備好了,哪裡會樂意。
楊鑒是林知賢的人。據我所知,在子燁成婚前,楊鑒這一乾人等和董裕一樣,都是力勸子燁采選的,也是把名冊都準備好了。但子燁一視同仁,通通不予理會。
如今,董裕竟要先下手摘桃子,他們高興才怪。
董裕插話插不上,隻能由著對麵一頓議論,麵色有些不好看。
過了一會,還是子燁開口,道:“董卿之意,朕知曉了。此事,不必再議。”
董裕訕訕,忙應下。
我看一眼林知賢,方才這場爭論,他一語不發,亦是置身事外之態。
待得方才的熱鬨過去,他看向子燁,不緊不慢道:“今日倒是還有一事,要請上皇示下。”
“哦?”子燁道,“何事?”
“北戎和談的日子已經定下,”林知賢道,“我朝使者的人選卻未有著落,今日,鴻臚寺又來問了。未知上皇意下。”
此事,自上次我和子燁談過之後,子燁不見應許,我也再未聽到後續。如今,林知賢驀地提起,我有些詫異。不知他選在這個場合來問子燁,終究用意如何。
子燁微微頷首,卻看向了景璘。
“昱之曾說過,有意往平朔城與戎王和談?”
景璘的目光定了定,倏而一振。
我也怔住。
“正是。”景璘道。
子燁的目光瞥了瞥我,繼續道:“未知昱之當下仍有意否?”
景璘看著他,露出笑意。
“謹遵上皇之命。”他朗聲道,向子燁一禮。
?
章節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