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2 / 2)

現在李自成大軍都已經殺進了晉西了,可朝廷在彼處卻根本無兵可守。周遇吉與晉西巡撫蔡懋德分彆布置河防,並向京師求援,但京師亦已無兵可調,僅是象征性地派遣副將熊通率領二千士卒助戰。

黃河防線不堪一擊。

巡撫蔡茂德手下的標營大約隻有三千人。他原來駐在平陽,然晉西從河曲城開始就與關中相臨,隻隔著一道黃河,上下一千餘裡,到冬天全都結冰,隨時可以渡過,根本不是少數兵力可以防守的。蔡茂德奉崇禎帝嚴旨,不能不布置守河。可是他手中無兵無餉,毫無辦法。正準備戰死在平陽的時候,晉王卻催他趕快回太原,全力保護省城。因為當時不僅是平陽以西黃河危急,而且在河曲附近,也在哄傳民軍渡河,也就是說,李自成的人馬不僅要從平陽進軍,還要從北邊走偏關過來,從北邊包圍太原。所以太原城中,從晉王宗室到達官富紳,都十分害怕,緊催巡撫蔡茂德回去守城。蔡茂德知道,倘若太原失守,他就更不好向皇上謝罪了。所以當大順軍從韓城一帶有小部隊渡河的時候,他就帶著二千標兵匆匆返回太原,而將守黃河的重任,交給了原來駐防在平陽一帶的副總兵陳尚智。後者很乾脆的就投降了。如此,太原以南再也沒有大明的軍隊了。

晉西各地百姓從李自成到長安以後,就哄傳著李自成如何仁義,人馬紀律如何嚴明,紛紛等待李自成大軍一到就要迎降。果然民軍渡河以後,軍紀確實很好,而且讀到了提營首總將軍劉宗敏的布告。所以從十六年的十二月起,就出現了到處迎降的形勢。平陽知府張一然投降了,受到了重用。平陽的大鄉紳申家嚴逃到山中,被家奴們捉到,獻給民軍。劉宗敏因他為富不仁,民憤很大,下令嚴加拷打,逼他將家中的金銀、財寶、糧食全都交出,然後處死。這件事使平陽府的百姓們人心大快。

可就算有了申家嚴的前車之鑒,晉西中南部各州縣依舊降者如潮。

崇禎帝隻能感慨“人心至此乎”?

民軍的兵鋒已經逼到了太原,也不知道蔡茂德能堅持到幾時?

“萬歲,翰林學士李明睿覲見。”

“快宣。”崇禎帝臉上的哀色一斂,表情多出了一抹鮮活來。

“臣翰林學士李明睿,拜見吾皇萬歲。”李明睿很清楚自己這次被宣見是為了什麼。

上回也是在這裡,當時被崇禎帝私下裡召見的人裡還有戶部尚書、左都禦史李邦華,原九江軍府總督呂大器。

李明睿很直截了當的勸崇禎放棄燕京,儘快南遷。

“今流寇已經入晉,距離京畿近在咫尺,北都危在旦夕,想要社稷安穩,唯一可行之策那便是遷都金陵,隔江而守。”雖然曆史上南渡的小朝廷就沒有一個能重新打回北方的。但這並不妨礙他說那一大堆的場麵話。

什麼休養生息,什麼積蓄力量,再重振朝運,匡扶江山,等等。

叫當時的崇禎帝聽了大喜,可崇禎也有他的顧慮,說道:“汝意與朕相合,然外邊諸臣不從,如之奈何?”大明朝廷中北方人的力量可是不弱的。

這朝廷一旦南遷,場麵話雖然能說的一堆一堆的,但事實是甚樣的,雖不心裡明白?

南遷就代表著放棄北方。這對北地官僚的損傷就太大了。

大明朝日後就是能起死回生,那也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

李明睿說:“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並請崇禎勿猶豫,儘快決斷。

但崇禎帝就下不了這個決心,因為他不想擔負棄祖宗宗廟的罪名,更是希望能有群臣上書勸他南下,然後自己再順水推舟,而不是自己‘乾綱獨斷’的決定南遷,以至於史書上落得罵名。

“現下海路封堵,隻有陸路可行。陛下可取道山東,假祭孔之名,待聖駕一旦到了曲阜,便可快馬加鞭向南而去,再手詔淮上劉肇基部迎駕,十日內即可安穩。江南有魏國公、史本兵,皆朝廷忠良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