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2 / 2)

到時候會有很多人跳起來。

鄭芝龍想看看內中有沒有可被他收為己用的人,就好比一些閹黨。

之前若不是顧忌聲名,他早就使人招攬阮大铖這等人了。

人阮大铖怎麼了?是你東林黨自己人搞內訌攔了俺上進的路,魏忠賢這個時候伸手扒拉了我一下,這明顯就是一種手段呢。雖然我貪戀權位,真就接住了這塊大肥肉,從而也算證明我的人品的確不咋地,但我也沒為惡,沒胡作非為不是?

在鄭芝龍的眼中,阮大铖為人反複,固然不足道,然其之所以臭名昭著,蓋是因反出東林。是得罪了掌握著江南輿論話語權的東林黨,這壞名聲如此才招惹來的。

而其反複之故,東林中人又有六七分責任。錯的不是一個阮大铖。至少這阮大铖是事出有因。

自古小人而有才者,那是多了去了。每逢社會發生疾遽變革之時,如此一類人就尤其多見。

阮大铖算是一個,錢謙益尤其突出,吳偉業、龔鼎孳也儘皆如此。如此,人品雖差,但是文采斐然的“社會精英”,鄭芝龍真不介意招攬幾個來。

至少在阮大铖在他眼中比錢謙益順眼多了。

之前鄭芝龍顧及行事,對阮大铖等一直是‘視而不見’的,現在卻已經是可以接觸了。他相信阮大铖若真給自己效力了,那一定是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編出幾個有趣的話本、曲本來的。

比如孝莊與多爾袞不得不說的故事了,比如黃台吉娶了姑姑再納侄女的那啥行徑,還有將給自己生育了兒女的側福晉賞給手下的大臣的事兒啦。還有老奴殺弟殺子的行徑啦,以及韃子在關外的剃發易服等政策……,這都是可大書特書的。

而至於清軍數次入塞過程中,發生在北方大地上那一幕幕慘劇,更是有的題材讓阮大铖發揮自身在戲曲事業上的優秀創造力。

如今的時代,戲曲就是後世的電影,是一種強有力的宣傳手段。這些劇本隻要搞成功,那不僅能在軍中掀起將士對滿清的蔑視和痛恨,還能在民間卷起巨浪。

當然,這封信還有可能先在江哲、沈楠光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來。鄭芝龍卻不去想這個!

一些事上他會顧及手下人的感受,可卻不意味著他事事都要先考慮他們的心思。

停下筆,鄭芝龍看著信紙上一個個小方塊字,心中還很有成功感的。這三年來他常有練字,如今的親筆字雖也不能誇一聲好,但至少能見人了。

“把這封信傳去金陵。”鄭芝龍向人吩咐了一聲,接著就使人給自己披甲,再叫馬兵準備好,他要帶人出去看一看。

大軍在楊村已經停了三天,雨水都停下來了,城外的大順軍騎兵也不見身影了,那些個在順軍馬兵的追擊下幸運的逃到楊村的官員仆人們也越來越少,莫不是當官的都被捉光了,大順軍也都退了?

鄭芝龍要上外看一看。

當然他不是親自出馬,他隻是站在楊村小兩丈高的圍牆上,等著外出的馬兵稟報。

……

此刻的武清縣裡。

無數當地百姓在白廣恩、馬科兩部軍兵的監視下正緊張的忙碌著,他們正把一顆顆被砍倒的樹木做成一輛輛笨重但卻結實的盾車。

想要對津門衛形成威脅,想要麵對鄭軍犀利的槍炮,盾車就是必須的防具。

雖然兩人根本不想對楊村發起進攻,更不想對津門衛發起攻勢,可顯然的,這事兒由不得他們。

京城的李自成又傳來聖旨了,雖然對二將上繳的繳獲挺滿意的,白銀嘩嘩的流儘了李自成的金庫裡,可他對津門的崇禎帝依舊執念未消啊。如是白馬兩部就在郝搖旗、張鼐、羅虎的督促下,準備對楊村發起進攻了。

白廣恩、馬科心裡明白,李自成這哪裡是對崇禎帝執念未消啊,這分明是對他們兩個的實力未損執念未消。

倆人不去見見血,不與明軍結一結仇恨,恐怕李自成是不會安心的。看唐通是甚樣待遇。

而至於崇禎帝,如今的條件下,李自成就是全軍傾師來戰,也把人奈何不得了。

津門衛城高有三丈五尺,這個算盤城位於三岔河口的西南,西麵、東麵、北麵三麵環水,可不好打。

原本是一座土城,建於永樂年間,到了弘治年間進行了一次修葺,變作了磚包城,東麵的城基略向外移了些,由東距衛河(海河)從250步,改為200步。

那衛河河麵上就停著沈廷揚的一艘艘沙船,內中包括了數十艘武裝沙船,還有鄭家水師的大中小型戰船,控製範圍直接覆蓋到三岔河口。

就他們這連個舢板都沒的隊伍,憑什麼去打津門衛城?

當衛河上的大小戰船都是擺設麼?

(衛河就是後世的海河,在宋朝時,津門到渤海的這段乾流為宋遼界河的下遊段,至金、元時改稱直沽河、大沽河。到了明朝就是衛河了,那寬度是挺寬的,可不是狹窄的運河)

想明白了的兩人也索性認命了。

李自成想看到他們與明軍見血,那就好好地見一見血好了。

橫豎誰家的軍中都有新兵。把新兵驅趕著上前送死就好了。

隻要把握住家丁和老兵,那就把握著了軍中的骨乾,其他的都無傷大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