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首領的認可,木匠心裡也有譜了許多,他帶著徒弟,繼續製作瓦片模具。
另一邊,挖黏土的人也先後挑著黏土回來了。
陶器作坊前麵就有一塊平整乾淨的地麵,平時就是用來和泥的,他們把黏土到在了地麵上,又倒上一些水,用石鋤和了幾下。
“老鹿,把野牛拉過來。”和泥的人喊了一聲。
“來了。”
老鹿和養殖隊的人把野牛拉了過去,牽著野牛在黏土上來回的踩,然後旁邊的人用石鋤把黏土翻過來,野牛再接著踩,如此反複。
和好泥之後,烏藤帶著人把已經做好的模具搬過來,然後用和好的黏土往模具上塞。
模具是有弧度的,因此塞滿泥巴之後,還得用手把泥巴抹均勻,製造同樣的弧度。
弄好之後,把裡麵的瓦片泥坯倒出來,雙手捧著,放進棚屋裡陰乾。
做好的泥坯,有一定的韌性和硬度,並不會軟趴趴的,晾乾之後,它的硬度會更高一些,即便疊加在一起,隻要小心一點,也不會變形或者破碎。
這就是為什麼製作陶器要用黏土,而且要和泥的原因。
如果是隨便挖的泥土,即便製作成泥坯,也很容易就變形或者乾脆破裂掉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莽部落一半的人都在為製造瓦片而忙碌著。
五天之後,第一批陰乾的瓦片泥坯進了窯,三個土窯同時燒,一次就能燒一間房子需要的瓦片出來。
大火燒了一天之後,土窯被封住了,等待裡麵的瓦片慢慢冷卻。
又過了兩天,待裡麵的瓦片冷卻之後,終於到了開窯的時間。
土窯被打開了,裡麵整整齊齊的擺放了一大堆灰色的瓦片。
烏藤從裡麵拿出兩塊瓦片,遞到了辰北的首領,道:“首領,你看看。”
辰北拿起兩塊瓦片,輕輕的敲了兩下,瓦片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這說明燒製成功了。
“燒得很不錯,辛苦大家了。”
聽到辰北的話後,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燒製成功就是好事啊。
接下來,辰北讓人把這些瓦片全部搬進了青竹的院子裡,又讓部落裡擅長做房子的人過來,把房頂的樹皮茅草都取掉。
樹皮茅草取掉之後,木匠帶著徒弟們製作了許多的木板,固定在房頂上,然後鋪上新瓦。
幾天之後,巫的房子成功變成了泥磚瓦房,比以前好多了。
巫的房子弄好之後,第二批瓦也燒製出來了,所有工匠馬不停蹄的,又把辰北的房頂給換上瓦片。
換上新瓦的第一天,辰北躺在床上,看著屋頂層層疊疊的瓦片,臉上露出了笑容,泥磚瓦房,這是記憶中的樣子啊。
這兩棟房子,成了部落的奇觀,部落裡幾乎每個人經過都會抬頭看看,並且期待自己的屋頂也換上這樣的瓦片。
不過得等明年了,因為不知不覺間,冬天已經悄然而至。
天氣漸漸的寒冷了起來,某天早晨,辰北起床之後,發現地麵和屋頂上已經凝結了一層白茫茫的霜。
“降霜了,下雪也不遠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儀式,又要開始了,這一次,能覺醒多少圖騰戰士呢?”
辰北懷著期待,等待著今年的第一場雪,等待著祭祀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