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侗還以一禮,隨後盧俊義倒是把人都請了回去。
太子趙桓請教了周侗不少問題,周侗這些年雖然已經不在朝中做官,但是他一直心係天下心係朝堂,所以說起格局來,但也能夠侃侃而談。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教導嶽飛。
趙桓聽了之後,更是感歎不已。
繼而試探了嶽飛,更是越看越喜歡。
如果當年是他得到的嶽飛,就好了。
武鬆看著他的神色,心裡頭有些明白他到底在想什麼。
不過武鬆卻不以為然。
如果去上一輩子的趙桓得到了嶽飛,也不一定會重要。他們趙家皇帝刻在骨子裡頭的柔弱還是改變不了太大的格局。
就像現在趙桓雖然欣賞嶽飛,叫什麼都沒有做還是希望他能夠按部就班的和原來一樣考上武狀元,一步步的往上爬。因為他擔心這其中有什麼變故讓嶽飛成不了後來的軍事奇才。
在武鬆看來人家天才就是天才,並不會因為一點點的意外就成不了天才。
趙桓這前怕狼後怕虎的性格,他有點無語。
但好在有個比他還墨跡的徽宗。
徽宗在廢太子還是不廢太子之間搖擺不定。
趙桓又偶爾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徽宗更加下定不了決心。
對於趙桓而言,徽宗拖著對他就有利。
隻不過眼下的情形,卻拖不了太久了,他父親壽命還挺長。
照正常的發展,他得熬到金國人打過來的時候,他父親因為扛不住,所以才把位置禪讓給他。
所以等到出了盧俊義府的大門。
他忽然間問武鬆道:“想來你也知道了一些事情了,倘若本宮想要做一些事情,你能不能全力以赴的支持?當然事成之後,本宮不會虧待。”
京城能拉攏的人他都在拉攏,但如果宮變這種事兒,需要的是兵權。誰控製了皇城的軍馬誰就說了算。
武鬆近來也有讀一下史書,而且本朝太祖與太宗皇帝之間,還發生十分有意思的斧聲燭影的事兒。
外人傳的就是太宗發的宮變,用斧子砍死了。
且不說此事真假,太祖在盛年突遭變故。幾位皇子都已經長大成人,未立太子的情況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登基,確實引人瞎想。
“願效犬馬之勞!”武鬆說道:“隻是我掌管馬軍,禁軍不歸我管。”
“這就不妨事了。”隻要到時候禁軍不橫插一手就沒事了。
趙桓的話,沒有全部說完不過兩個人之間卻也有了一定的默契。
這件事倒讓趙桓覺得武鬆也不完全是莽夫。
此事之後,太子之後就再也沒有來找過武鬆,甚至嶽飛和周侗他也沒再找。
嶽飛過了正月要回去,因為他家中還有老母親,再者他想要參加武舉,也想要一步步的來。
對於武鬆而言,京城如今是多事之秋。
他和於蘭既然選擇支持太子,很多東西那就避免不了。
如果事情成功還好說,如果事情失敗的話,他們看走眼,或者支持錯人,那是掉腦袋的事。
嶽飛確實不應該和他們走太近。
他這一世注定沒走尋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