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乃是前朝文帝的養子,也就是煬帝的義兄。
其生父是前朝征北將軍衛煥,乃是文帝近臣,桓朝上將。
開皇十年,北胡入侵,衛煥為先鋒入敵陣,身中數十箭卻死戰不退,最終寡不敵眾戰死。
前朝文帝憐其英勇,便將其子收入宮中當做親子養大,改國姓,賜名忠嗣。
楊忠嗣和煬帝一同長大,互為玩伴,情同手足。
煬帝繼位後,將其封為西域都護使,屯兵於安西都護府。
又因他作戰勇猛,戰功顯赫,很快就名震西域。
陛下滅桓朝之時,他本欲回朝救援,奈何西域各國趁桓朝無力,在吐穀渾的帶領下大舉入侵安西都護府。
楊忠嗣隻能奮力抵抗,雖重創了西域各國軍隊,但終因糧草不足,寡不敵眾,隻得帶軍撤回。
而此時陛下大軍已經攻入帝都,桓朝滅亡。
楊忠嗣悲憤欲絕,欲和陛下死戰到底,副將以全軍性命苦苦相勸,無奈之下他隻能放棄。
又聽聞陛下遷桓朝權貴世家出關外,便決心前往。
他從胡人的地盤借道而行,眾多胡人部落畏懼其威名,無人敢阻攔,最終成功抵達寧古郡。”
李徹聽得此人生平,心中不由得有一種不真實感。
忠良之後,一生征戰,從大慶最西邊打到了最北邊。
如此強悍的戰績,而且都是和外族對戰,足夠入個武廟了,怎麼可能寂寂無名呢?
諸葛哲似乎察覺到了李徹的心思,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