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何人守鎮遠關?(2 / 2)

途中,忽聽幾名婢女說,二太太王夫人的妹妹來了,賈寶玉、探春等幾人都去看望了。

那妹妹正是薛姨媽,薛寶釵的母親。

至於王夫人,則是賈寶玉的母親,賈政的妻子。

賈政的兄長賈赦,是迎春的父親。

......

六月十八日。

皇帝昭告天下,決意禦駕親征,抵禦韃靼入侵。

最近這兩日,京城百姓議論最多的,還不是邊關戰事。

而是哪位大戶人家的紈絝子弟又做出了什麼醜事,哪位大家閨秀生得好看。

直到傳出皇帝禦駕親征的消息之後,他們才逐漸重視邊關戰事,但討論的內容,也不是邊關又戰死了多少衛國之士。

而是此番禦駕親征,朝廷又要多收幾成稅賦,從何地征調民夫,怎麼勞民傷財等等。

從他們的潛意識裡就覺得韃靼不足為慮,邊關不可能出現大事。

六月下旬。

出乎所有人意料,在輜重、糧草尚未籌措足夠的情況下,皇帝竟帶著興武、羽林、宣武、振武四衛,總計五萬兵力先行趕往寧夏衛。

<b

r>????這在很多百姓眼裡看來,覺得是皇帝太好大喜功。

六月底。

皇帝一路急行軍,已臨近延安府一帶。

繼續北上,便可抵達寧夏衛。

在此之前,為保險起見,皇帝派出大量的斥候與錦衣衛打探寧夏衛現狀。

得知寧夏衛下轄諸衛所、城堡等大多失陷,邊關百姓慘遭屠戮。

如今,僅有寧夏平虜所、寧夏衛與鎮遠關尚未被敵攻陷。

時任九省統製的王子騰,也就是薛姨媽與王夫人的兄長,已經帶著大同的一萬兵力前來與王師會合。

王子騰從大同總計帶走了兩萬兵力,其中有一萬已被他安排到寧夏城,負責伺機騷擾阿祿台主力,為何福守城迎來援軍取得寶貴時間。

這時,禦帳裡。

王子騰多有不解道:“陛下,輜重糧草尚未籌足,您親率孤軍兵臨邊關,風險太大!”

聞言,皇帝忍不住冷哼道:“國庫尚充盈,然,數日裡,各司連供給十萬兵的糧草都未籌足,還用朕再去解釋麼?”

王子騰沉默,他心知,這是朝中有些人不願也不希望皇帝禦駕親征。

糧草籌不足是一個拖延的好理由。

朝中那些人也清楚,阿祿台看似來勢洶洶,實則也不願久戰,他不過是想要些糧食過冬,給他們便是,遠比皇帝禦駕親征劃算。

隻需拖一拖,讓大同、延安府兵力支援寧夏衛,阿祿台見久攻不下,自會知難而退。

當然,這隻是某些人的想法。

對於王子騰這樣的武將來說,韃靼亡我之心不死,一味謙讓,其結果隻能是適得其反。

“朕剛得知,寧夏城、平虜所二地尚未失陷,這二地皆有重兵把守,未失敵手是理所應當。”

“但有一鎮遠關也未失守,此關守將是一個叫做嬴淵的百戶,他是如何堅守的這城關?你可聽說過此人?”

皇帝問向王子騰。

後者認真想了想,搖頭道:“末將不知。”

這時,帳內一名錦衣衛百戶作揖道:

“回陛下,卑職聽說過此人。”

“卑職紀驤,負責監察寧夏衛諸事。”

“嬴淵,濟州人,父母病逝,知文,以力見長,三年前從戎,去歲遇韃靼一隊輕騎在河套劫掠,力戰十騎,斬首四人,因功升百戶。”

皇帝一聽,下意識脫口道:“此人倒是一員猛將。”

隨後,他又暗自思量起來。

父母早逝,沒有根基派彆,又是邊卒出身,乾淨得很。

若是好生栽培,會不會又是另外一個王子騰?

想到這裡,皇帝當即下令道:“王子騰,命你率本部人馬,星夜兼程,趕赴鎮遠關,將嬴淵活著帶回來,朕要見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